第519章:都是奥斯卡影帝
超级科技巨子 by 昭灵驷玉
2019-2-6 11:02
今天是2030年3月31日,这一年的三月份注定要被历史所铭记。
阳光大酒店。
现在这个时候正直上午十点左右,阳光酒店从今天开始在接下来的一段时间内不再对普通的民众开放,虽然是一家五星级酒店,但与世界上其他的著名酒店相比还真是一般,不过从今天开始,它将在历史上留下一笔浓重的彩墨,并为世人所铭记。
十一点左右,一列黑色的车队驶来,抵达酒店大门口,从车内下来的是国家的财政部部长与商务部部长,两人最终进入酒店内。
此时此刻,全世界的投资者,企业家都将目光聚焦在了此地,各国主流媒体一个个扛着长枪短炮式的相机设备不断的抓拍着。
过了一会儿,又有车驶来,从车内走下了的赫然便是黎川,他的到来和现身立即引起了不小的轰动。
随着黎川进入酒店内,后边还有陆陆续续的车队赶来,这一路上,后边是更多的车队在摩托车护卫队的护送下纷纷朝着阳光酒店而去,当地陶岭警方已经出动了所有的力量负责安保协助,马路主干道的两边也是汇聚大量民众。
第三列车队的到来吸引了众人的目光,车内是什么人外人暂不知晓,但肯定是大佬级的人物假不了,不过人们一眼就认出了是俄国人,因为车上插着的一面小旗子是俄联邦国旗。
在其后方还有一列列车队紧随其后,排在俄国人后边的车队上看到了醒目的英国国旗,随后的车队上分别插着德国国旗和欧盟旗帜、法国国旗和欧盟旗帜……再后边能够看到小本子的大姨妈旗帜,以及星条旗。
老美也来了!
“上帝什么情况……俄、英、法、德、美、日、加拿大、瑞士八国财长还有众多的商界领袖齐聚、这是要干什么?”
“绝对有超级猛料!”
“现如今全球经济一片大萧条,各国不得不联合起来重振世界经济,度过这场有史以来最冰冷的经济寒冬。”
“今天一定有大事情发生!”
各大媒体看到九个世界大国的财长都齐聚而倍感吃惊,几乎全球的企业家和投资资本都死死地盯着这里,因为他们已经意识到九大财长的现身与齐聚,是预示着世界经济必然迎来新巨变的前兆,肯定会发生巨变的这是毋庸之,但是具体什么风向、怎么变这些才是这些走不进会场的投资者和企业家们最为关注的。
也有不少人希望能够通过多国协调,尽快的让世界经济走出大萧条,世界民众对此还是颇为期待的。
酒店大门口,瑞士财长下了专车,不一会儿一个由瑞士人组成的商界团队走向酒店大门,人们看到了雀巢集团、瑞银集团、瑞士信贷、诺华公司、ABB集团、苏黎世金融服务集团等掌门人都跟着瑞士财长一并进入酒店。
上面那七大来自瑞士的企业都是世界五百强,又是一个超级豪华的队伍,瑞士人把他们看家牌面都带来了。
随着最后一支代表进入酒店,在外边的各国媒体记者都想跟进去,但不可能,因为酒店大门随之关闭了,即将展开的多国会议是内部会议,但是所有各国的媒体都没有离去,都守候在酒店周围等待结果。
酒店内部的一间刚刚改造完成的大厅,是可以容纳两百多号人的空间,中间是一个圆桌,分为若干个坐席区每一区都插着一面国旗。
此时,各国人士陆陆续续的进入会议大厅,作为东道主的一方黎川等人早就进来了,在共和国的商界领袖代表团内,他是唯一民企代表,却是华夏这一系的一大当家牌面。
黎川现在是惬意的在自己的席位上坐着,对外界充耳不闻。
根据坐席分布,共和国的左边是俄方,右边是美方,几大美国汽车巨头进来的时候都不由得多看了黎川一眼,比如埃隆-马斯克作为美国人坐在了黎川右侧,美国人现在的目光是要多复杂有多复杂。
不过此时此刻的黎老板正保持着专注凝神的模样,看了他一眼的人不由自主的把目光移到他的手上,他居然在玩手游……
不一会儿,俄国人也来了,一位俄国的新能源巨头从黎川身边走过的时候,随意瞄了一眼发现黎老板居然一脸认真的在玩俄罗斯方块。
坐在黎川身边的国家电网舒老总表示对他很无奈,也就只有他黎川这么惬意了,来到这里的哪一个不是一脸凝重,或者面瘫式的毫无表情,它居然有心思和这个闲情打小游戏。
说句实话,黎川对这种会议真的不感冒,其实黎总还是非常喜欢开会的,对这场会不感冒是因为这会议不是他主持召开的呀,原本是不想来参加的,但华盛集团可是代表华夏人的一大当家牌面,不来不行,加上国家电网,就这两家企业就能比下一大片了。
家门口又怎么能输了气势呢。
外人看到黎川在津津有味无比认真的打着俄罗斯方块这样的小游戏,但他可不这么想,而是在思考一个证伪P=NP的数学问题,也就是世界数学七大难题之一的NP-Complete,就是经典的NP完全问题,简称NPC类问题。
黎川现在最喜欢玩的电子游戏绝对是外人想不到的,因为谁能想到黎老板相对玩的最多的游戏……是扫雷和俄罗斯方块?
不过在这里就算想玩其他的都不行,因为这里没网络啊,而且电子设备也带不走,到时候都会收回并在各方见证下直接销毁。
这场会议显然是一场带有PY交易啊。
不过黎川之所以喜欢是因为这俩小游戏实际上都可以变成数学上的NPC类问题。
P=NP可不仅仅是一道单纯抽象的数学问题,而是有着实际意义的,如果证明了P=NP,人类在生物基因工程和计算机学科都会迎来质的飞跃,比如人体内蛋白质的折叠复杂度就是NPC类问题,一旦要是证明了它就是个P,很多疾病都可以迎刃而解,一些绝症都能通过基因层面的角度解决它也是不在话下。
届时,生物基因的神秘面纱就如同一丝不挂的赤果果的美女展现在眼前一般。
实际上P=NP是在理论计算机领域的一个数学问题,按理说怎么可能扯到生物基因上去,还真是了,DNA遗传基因从某种角度来说它和计算机的一道加密程序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这个数学问题诞生在1971年,简单的来说,在生活中去衡量一个问题是简单还是困难,这好像并没有一个具体的量化标准,而且有的问题还因人而异,如富豪买一栋别墅是简单小意思,但普通人简直难如登天。
但对于计算机来说就不一样了,计算机的计算效率是一个定值,是没有智商的,所以AI具备强大的分析能力但就是没有创造力,哪怕看起来无比聪明但实际上不过是对数据的计算和分析按照一定逻辑进行的一种行为。
比如一台计算机从1显示到10,和从1显示到100,后面的问题显然要用前面10倍的时间来解决,也就是后面的问题比较困难,但这只是一个相对而言的例子。对于计算机来说,衡量问题是简单或困难,它的逻辑是看解决问题的时间和步数是多少,因为计算效率是一个定值时,时间和步数是等价的。
这是属于时间复杂度,还没算上空间复杂度呢,那是更加复杂。
所以算法是最重要的,即便是普通的非计算机专业的人,都或多或少的听说过那些互联网公司各种吹嘘自己的软件APP多么多么牛逼,多么多么好用,说道技术层面都一定会扯到算法。
实际上,黎川开发的纳米机器人、黑甲技术、N4材料,都会涉及到一个智能核心架构算法,又是算法。
所以,一系列的纳米技术产品都可以归为NPC类问题。
说的简单一点就是“万能算法”,得到了它等于所有的算法都是“万能算法”的一部分,就如同物理学界热捧的“万有理论”假说是一个道理,只需要“万有理论”就能解释世间一切的规律。
但是想要“证明P=NP”还真不容易,因为首先“证明P=NP”就是一道题,而这本身就是属于一道NPC类问题啊。就好比用哲学的话来形象描述,大力士的力气再大可他也不能把自己举起来,这道数学题至今无解的难点就在里。
黎川还是比较想要从克雷数学研究所那里领到100万美元赏金的,尽管现在美元不值钱。
该研究所向全世界发出悬赏,谁只要能解决世界七大数学难题中的一道题目,就能领走100万美元的赏金。2006年,俄国的数学界格戈格里-佩雷尔曼领走了其中的一百万美元,他解决了其中的“庞加莱猜”想问题,七大数学难题至今还剩下六个待解决。
此时此刻,酒店会议已经开始了,九个国家各自的代表团加起来达到了172人的总数目,各国商界巨头们都一言不发的凝视着圆桌上各国财长相互间面红耳赤的扯嘴皮子。
与会中的黎川玩了大半天的俄罗斯方块又玩了玩扫雷,不知不觉四五十分钟过去了,也是有点眼疲劳和精神疲劳,把手机重新放回口袋里,便看向了前方的圆桌会议。一看顿时感慨万千,心道:“都特么是奥斯卡影帝级别的人物,一个个老狐狸,精的一笔。”
此时此刻,圆桌会议上坐着的共和国财长又开始“大哭”起来,是“又”,嗯,没错。
其他八国财长都是面无表情的看着他,场面一度很尬,但刘财长完全不在乎,对着八国财长抱怨共和国财政赤字越来越大,贸易逆差越来越大,求各国一起抬一手先拯救华夏经济。
注意,是求,这和当下在外界认知下华夏强势的一面截然相反,尤其是在军武战略威慑上,现在估摸着北美上空的外层空间还有空天战机在巡航吧。
再次的几大外国与会者都面无表情的看着刘财长独角戏,八大国的财政部长如同面瘫一般,或是环抱双臂、或是十指交叉等各种姿势坐着,毫无波动,心里却道:
演,你接着演!
装,你接着装!
……
Diss一波欧洲搅屎棍
说在前面,关于最近的章节描写的是国与国博弈角力的情节费了不少脑子,而且昭灵尝试着以诙谐轻松向的文风去描述国家之间角力和博弈,变得不那么严肃化,而如果有大佬觉得幼稚不合理的话稍加宽容,毕竟昭灵也是根据虚构情节结合秦末时期法子的推演描写,即:瞎虞霸写……
好了回归正题。
伟人曾经教导我们,要在战略上藐视敌人在战术上重视敌人,而像我们这种在网上瞎扯淡的吃瓜者,一般都是大战略家,没没毛病嗷_
所以捏战术层面的东西不归我们管,那是长老、各分舵舵主和堂口的兄弟们的事情,所以开启战略模式。
英国人到底坑了多少人?别说被他坑的不要不得欧洲人了,就连咱也着了一次他的道,慢慢说来。
先说三哥吧。
就从三哥独立开始说,都知道,英国人从6世纪到印度,成立东印度公司,到十八世纪,随着英法战争法国人失败,英国人开始经营印度,玩弄着拉一票大一票的战略。
哪个三哥不听话就揍谁,有点像我们春秋时期的样子,然后把三哥境内的那些个城邦、王国都揍服气了,统统都认英国人大表爹。
很多人都说,三哥的历史就是不断被人征服的历史,像他的种姓制度,就是雅利安人征服古印度,为了统治需要制定出来的,所以他们肯定逆来顺受惯了。
充满了奴性!
其实当然不是啊,伟人早就下定义了,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泥人还有三分土性呐,何况是高种姓的三哥呢?
所以三哥反英大起义,大大小小算起来,其实真不少。
当然都失败了……e……
咳咳,不过这些起义倒也给英国人提了个醒。
英拐人很快如醍醐灌顶醒悟过来,发Q的……搞什么春秋那一套嘛,还得学秦皇帝陛下的。
所以在5年以后三哥的军事、政治、经济,一切都由英拐人来领导,他的最高领导人是英女王指派的副王,说白了就是把整个印度大大小小的政权,全部整合纳入大英帝国里,国家是统一了,但是管理国家的是英国人也毕竟是少数,而且还是人生地不熟的,还是有点虚。
所以他们需要一群来自当地人并支持大英帝国的“铁杆粉丝”拥护,所以在5年有一个叫做休谟的英国人,发起组织了印度的国大党,本意就是为了拉拢培养一些英印殖民地的一些上层精英,后来这个党派就成了三哥的执政党。
扯这些和三哥独立有什么关系?
当然有关系,像三哥后来的国父甘地,包括泥赫鲁父子这些后来三哥政坛叱咤风云的人物,全部都是出自这个党,因为他们都是英国人拉拢甚至培养起来的上层精英,所以是天然的亲英派。
我们历史课本在介绍三哥独立的知识点时,写着的是靠的是他们的圣雄甘地领导的非暴力不合作绝食什么的得来的。
当时不觉得现在细想时就很奇怪啊,一个民族独立居然可以用这种方式得来,难道英国人他就没有刺刀?直到现在还有很多人认为,这种方式,只有碰到绅士的英国人才可以,如果碰上德国、小本子,早就拖进集中营死辣死辣滴。
事实上当然不是这个样子,英国人的刺刀不是刀咯?那也捅人见血的呀。
一战的时候,英国人为了让三哥给他们卖命当炮灰,就承诺战后让三哥独立,但打完之后英国人翻脸比翻书都快。
英国人:什么?我有说过吗?有这事?不存在的!我说你们这些阿三怎么就不懂我们大不列颠绅士的幽默呢?快点快点,都散了吧…
阿三:_??
三哥一听当场就崩溃了,然后甘地就开始了他的非暴力不合作运动,在99年组织了一次集会抗议英国人的这种“幽默”,这是可是完全和平性质的集会哟,当时还有很多人是带着自己的小孩参加的,结果被英国人带着印度士兵突突突死了好几百个,后来三哥继续搞了几次不合作运动,想要用非暴力感动英国人,但是咱都知道一点,进行暴力镇压最爽的,那就是遇到不抵抗的嘛。
三哥也不傻啊,知道身体是挡不住子弹的,再也不去送人头搞内个什么劳什子的非暴力不合作了,然后在在922年,就破产了。
然后再过几年,又是春天到了,又到了交……呃不……
总之新的一批三哥长大了,正所谓初生牛犊不怕虎,于是又T开始非暴力、不合作。
反正三哥就这样,不断的不抵抗,不断的被镇压,这样陆陆续续一直折腾到二战。
要知道一个重点,为什么英国人捅了这么多人,就是不捅甘地、泥赫鲁他们父子呢?那当然是因为他们和其他的一些暴力反抗的相比很温和嘛,又是自己培养出来的更容易沟通,直到二战结束以后,英国人是资源耗尽、千疮百孔,一战还是小跟班的美国人已经摇身一变现场成为了英国的大表爹啦,所以是到了强弩之末。
而且这个时候又发生一件事情,这事情与非暴力不合作完全没有关系,主要是英国军官对印度士兵的歧视,引发了皇家印度海军兵变,接着空军、陆军等这些手里头有抢杠子的都跟进,这种情况就像我们辛亥革命的开端:武昌起义,由中下层军官士兵自发组织、以点带面,辐射全国。
但英国可不是清廷啊,狡挖狡挖的英国人的套路那是一波接一波,英国人选择了最配合他们的人物和组织来谈判,当然其中挖了好多坑,但不管怎么样,三哥就这样算是独立了,后来国大党为了证明自己的正统性,拼了老命的宣传甘地,将之包装成了三哥的国父。
即便现在,我们看三哥这个国家,明显有着天正幻想、小人得志,不切实际,眼高手低的一面,这一点在他们忘记了成千上万个类似甘地的无名者,只记住活下来的甘地的那一刻,就已经决定了。
就这么说,现在这群三哥,是没有经历过真正哲学意义上进步的国家和民族的,很容易沾沾自喜,但遇到事情又很快被打回原形,比如别人买飞机是国防,三哥买飞机是涌来摔的,自己的潜艇还能把自己击沉等等,纯属搞笑的……。
在这一点上其实和我们9年以后的情况有点类似,随着起义的第一枪响,各省通电革命,然后独立成功,但实际上官还是那些官,民也还是那些民,思想还是原来的思想,当时的上层精英们,无论是在国际事务上还是国内,也都是相当的幻想天真不切实际。
一些公知大V或伪历史研究学者还认为,如果北洋时期,袁世凯不称帝而是和平交接下去,我们国家的未来将会会如何如何好,如何如何美,简直就是秦末时期的瞎姬霸扯淡。
当时的中国和印度一样,同样被奴役了两三百年,像这种被奴化了几辈子的民族,不经历血与火的改造又怎可能完全性的涅槃重生?
所幸天佑中华,我们的国家和民族一次又一次的,总是会有人在广厦将倾的关键时刻,受命于危难之时力挽狂澜于即倒、伟人之所以伟大,因为他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但也离不开我们这个民族始终坚信“人,定胜天”的信仰,所以我们的古语留下的是: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现在回顾我们的那段历史,或许今天的三哥,就是北洋政府发展的一种可能性的投影,那无疑是可悲的,好在是个如果,真正的是我们走的是一条浴火重生的涅槃之路。
再继续说搅屎棍英拐人,所以,像这种欧美主旋律电影我一般都是等网上有高清资源以后再去看的,而且还得看心情,所以接下来的话题就从敦刻尔克大撤退开始唠叨下英国人那种死道友不死贫道专坑队友的民族劣根性。
敦刻尔克大撤退,随便度娘一哈就知道了,当时英国之所有有那么多军队在法国,是因为年德国闪击波兰,随后英法感觉绥靖绥不下去了就联合向德宣战,英国军队虽然到了欧洲大陆,但根本没有去帮波兰打德国人,而特么的是臭不要脸的躲在马奇诺防线观察战局,待时而动。
直到940年5月德军兵分两路闪击荷兰、法国、比利时,暗中观察的英国人发现有点不妙啊,这才十几天德军就像秋风扫落叶般的闪击打的这些个欧洲国家毫无反抗之力,一个能打的都没有,而且还绕过了马奇诺防线。
于是英国远征军总司令陆军上将约翰-戈特就瞒着并肩作战的盟军,命令英军偷偷撤退到敦刻尔克等待后撤,几天后英国陆军大臣发来密电批准了,还特意嘱咐你们跑路的时候可千万别告诉法国人、比利时人,偷偷地跑打枪的不要。
而当时法军总司令贝森还在不停地激励部下说:撤退?不存在;防守?不存在;盟军要的是进攻,进攻!!
然后,可怜的法国人做梦也想不到英国人会在这么关键的时刻像丢垃圾一样抛弃他们偷偷开溜。
直到同年5月27日,派驻伦敦的法国海军代表团团长在和英国海军交流情况才知道,尼玛的英国人已经不是在考虑撤退的问题,而是特么的已经在撤退了,因为在当天已经有五万英军偷偷跑回英国本土了都。
没办法了,偷偷开溜被发现了,这就有点尴尬了,于是英国人出了个点子……那么,要不……咱一起跑呗?正好路上有个伴儿,哎,挺不错的吧,够哥们吧!
于是盟军一路狂奔到了敦刻尔克,这就是历史上敦刻尔克大撤退的开端,至于断后的,那当然是法国人,好几万法军为了掩护盟军撤退和德国人血拼了……但没有到底,在伤亡了大约六千多人后……投降了。
在撤退的过程中,英国空军那是相当英勇,很多英国商船也自发帮忙出力撤军,站在英国人角度来讲倒也“可鸽可弃”,虽然最后还有很多法国军队留在沙滩上撤不走,但是没关系因为那是法国人啊……
英国人:哥都都走了,法国人留在沙滩上这和我有个毛的关系?
敦刻尔克大撤退后,德国和苏联开始互刚了起来,那叫一个惨烈,作为盟国的英国这个时候当然是……作壁上观啦。
英国人还是很有“弃约精神”的。
直到942年毛熊有点快顶不住了,要求他们在法国登陆,快速开辟第二战场。
但是英国人这种死道友不死贫道的自私本性再一次显露无疑,这一次英国人为苏联表演了一场卑劣的迪厄普登陆,就组织了七千人的军队在法国南岸迪厄普抢滩登陆……
一万人都不到……
在动不动就几十万、上百万规模大会战的欧洲战场上,七千多人能干个P啊?
结果可想而知,这次行动以损失五千人失败而告终,有人阴谋论就说,这是英国人故意把情报泄露给德国人的让德国做好反登陆准备,因为当时英国军方情报部门已经发现德国知道了这次登陆行动并做好准备,情报部门将之通告丘吉尔取消命令,可是丘哥不停,就是要登陆,不过这个没有历史证据,丘老铁干了这事儿没有也不好瞎说。
但可以肯定的是英国人对于这次登陆失败和伤亡是无所谓的,一点也不心疼那也是肯定的,因为损失的五千多人90%是加拿大第二步兵师……
反正就这样。
英国人用加拿大人的血,向毛熊证明了自己同法西斯血战到底不怕牺牲的勇气与决心,给毛熊打气…e……
同时也向苏联人证明登陆这事儿……臣妾现在做不到啊……
所以,老哥你还是自己先顶住吧……
其实这些国家被英国人坑也是怨不得人,谁让你们有求于人呢,而且他们又不是不知道英国人那所谓的欧洲大陆均衡政策,那从来都是坑欧洲大陆的小伙伴们的政策啊,都知道英国人贼坏贼坏的还往里跳……
英国:你鲨叼、你鲨狗一样的智商……怪我咯。
但最让昭灵气不过的是,明明是你英国人求我们中国,结果我帮助你,你特么却先跑了。这次英国人坑的就是我们的远征军。
一说起这个事情,就让人生气,事情是这样的,当时姓丘的这个老狐狸为了讨好小本子,在我们抗战最困难的时候宣布封锁滇缅公路,直接切断了我们的外援途径。
后来偷鸡不成倒蚀把米,小本子和德国勾搭一块儿了,这个时候英国佬又希望借助我们长期抗战的经验和力量去支援他们在远东地区的殖民地,特别是缅甸、印度的战局,更厚颜无耻的要求叫我们派远征军去救他们的英国兵。
好吧,作为盟军不说是义不容辞,但反法西斯是大家的事情。
答应了!
结果这么一去就被英国人给坑了个结结实实的,英联邦军队在缅甸的最高指挥官哈罗德-亚历山大,也就是在敦刻尔克后期负责撤退的家伙,这个时候“它”又准备开溜。
但是在敦刻尔克的时候是有法国人做炮灰的啊,这边没有法国人啊,于是他就打起了中国远征军的注意,先是忽悠盟军东南亚最高指挥官史迪威,说是要在曼德勒一起合伙搞一票大的,比如大会战。
可等到我们的远征军和小本子交火了,特么的英国人就跑了!!我≈ap;*!ap;ap;…………
后来的事情大家都知道了,因为远征军归国的路被小本子占领了,杜聿明不得不率领远征军从野人山回国,最终包括戴安澜将军三万多远征军屈死在了异国他乡的原始森林里,而那个劳什子的哈罗德因为出色的完成了缅甸撤军,反而受到英国嘉奖,不但升官还从中将上升到了上将。
这还不算,更气人的就这次开溜而坑死中国远征军几万人的行为,还被他们称为亚洲敦刻尔克的奇迹,简直就是无耻,如果诸葛村夫活到现在一定会向王司徒诚恳道歉的。
英国人的这些行为实在不得不让人阴暗的认为,英国其实是有意让哈罗德去缅甸开溜。
因为英国知道并认为,一旦我们的远征大规模入缅作战,那缅甸肯定是保不住了,不是独立就是中国的了,不管怎样但都跟英国没什么关系了。
而且最可恨的是英国人在跑路的时候,还故意留下物资让小本子缴获,甚至烧掉也不留给远征军,就是想要小本子对远征军造成大量杀伤并能够长期坚守,以待英国来反攻。
但俗话说的好啊,天道有轮回,出来混总是要还的,英国人这种死道友不死贫道的行为终于在朝鲜战场上被他美国大表爹学会了。
95年5月的第三次战役中,美国大兵为了自己跑路,命令英国第29旅皇家奥斯特来复枪团以及皇家重坦克中队担任掩护,在此之前英国人从来都是他跑路,别人掩护。但这次没办法了,那是美国大表爹下的命令,也不敢耍花花肠子,毕竟二战以后只有鹰酱和毛熊才是大哥大。
这一战是我们志愿军50军49师打的,相当的漂亮,截断后路再关门打狗,一夜之间全歼来复枪团和坦克中队,全中队3辆坦克都没跑掉,全部留下。
值得一提的是英国的这个重坦克中队装备的,是当时最先进的百人长式坦克,在当时全英国也没有几支这样的重装机械化部队,这也是英国军队在朝鲜战争中第一次受到的重大打击,不过没有关系,因为不久之后英国人还会遇到了两次。
想到敦刻尔克,最后顺带提一下德国人为什么在敦刻尔克放走了英法联军。
度娘上关于这个问题的说法有很多,不过昭灵比较认同的是:德国人不是不想,而是不能。
因为德军在当时根本就没有十足必胜的把握一口气吃掉几十万盟军,其实要搞清楚一个重点,四十多万人逃命是一回事,被逼到死路那又是另一回事。
有几个成语肯定不陌生:背水一战、破釜沉舟、哀兵必胜。
通常情况在战场上如果没有形成绝对优势,都会避免这种情况发生。要知道当时的德国打闪击战真的太顺了,感觉就是一个王者在虐几个青铜渣渣,以至于德军装甲部队平推的太快和步军完全脱节了,敦刻尔克又是一个遍地沼泽低洼地区,光是靠坦克集群推进,没有步兵协同,短时间内根本没法解决拥有完整战斗力的盟军。
虽然网上很多人都看不起英国陆军,但实际上英国陆军是欧洲第一支现代化的职业军队,战斗力比我们想象中要强悍得多,尤其是在这种绝境之下,那是完全可以和德国的任何一支精锐相抗衡的,当时最靠近敦刻尔克的德国A集团军,是德军主力,一旦被拖住很可能导致整个战线崩溃,甚至形成逆推的可能都有。
德国人只是花了十几天时间就横穿了整个法国到达欧洲西海岸,而德军身后必然是形成被拉开漫长的补给线,要知道马奇诺防线还有几十万正处于懵逼状态的法军呢,还有刚刚投降的四十五万比利时军队呢,一旦前线占据焦灼,法国人也从懵逼中回过神来,马奇诺的法军只需要向北挺进一百公里就可以完全切断德军绵延上千公里的补给线,由此形成对德军反包的趋势。
德国军官不可能想不到这种隐患,所以德国人怎么可能为了这三四十万人冒那么大的风险?显然不可能。
无语的是现在说的都是啥啊,搞的好像那撤回去的几十万人再后来起了多大作用一样,实际上二战的一系列硬仗基本上都是苏联和美国打的,可以说英法这两个捞比是属于躺赢的。
就连诺曼底登陆都也是以美国大兵为主,有段时间甚至能够听到有些脑子进水的人说,敦刻尔克大撤退是二战的转折点。
对于这种论调昭灵想说的一个关于二战最大的惊天真相是,其实二战真正的转折点是李云龙指挥的平安县大捷。
李云龙:二营长,你他娘的意大利炮呢?
李云龙:“开炮!!!!开炮,开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