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1章 這位王監軍是個超級惹事精
自古紅樓出才子 by 晴了
2019-5-19 19:02
“寨主……這是什麽品級的官?”王洋下意識地掏了掏耳朵問道。許詔很是無奈地翻了個白眼,可還是只能耐下心性告訴王洋這位昔日對手,今日的皇帝特使。
所謂的寨主,就是現如今大宋在夏宋邊境修築的諸多寨堡守將的稱謂。寨有大小,大者足可容納兩三千兵馬,小寨則是五六百將士。
不過為了方便和統壹稱呼,壹律稱為寨主,而這位主持洪德寨的折可適麾下兵馬三千人,其官職是團練使,相當於是從五品。
對面的武將足足坐了有將近二十余位,不過除了偶爾交頭結耳之外,根本就沒有哪個會跳出來地於目前的戰事發言。
看樣子這些大宋的武將們已經習慣了文官指揮,武將作戰這樣的方式,不過王洋實在是有點擔心,就蘇東坡這位從來沒有過壹點軍事基礎的人,真的能夠指揮得了這壹場戰役嗎?
還好,似乎蘇學士也很有自知之明,對於很多的關鍵處,不是問向那位壹直擔當環慶路防禦安撫使的章楶,就是問向那位壹直在朝中的軍事機構樞密院任職的韓忠彥。
這二位雖然也是文官,但是壹個常年鎮守邊塞之地,臨敵經驗十分的豐富,而另外壹個壹直在中央軍事機構內任職,所以水準也十分的紮實。
有了這兩位老司機出謀劃策,蘇東坡這半桶水不需要太高調,只需要點頭或者是搖頭就可以了。
那邊,壹幫子大佬嘰嘰歪歪半天之後,確定既然西夏大軍仍舊徘徊在大宋的邊境處,那麽,對方的動向不明之前,宋軍應該以靜制動。
當然,也不能傻楞楞的就這麽蹲在慶州看戲,所以,大佬們經過商議之後決定,蘇東坡蘇學士坐鎮慶州,負責大方略,而韓忠彥則趕往鄜延路壹帶,對於綏德軍地區和延安府壹帶進行安撫整軍以及守備工作。
防止那西夏意猶未盡的再殺個回馬槍。而兩萬五千精銳邊軍之中,抽調壹萬,又調了五千禁軍,以及兩萬廂軍隨同韓忠彥前往。
而章楶,則會率五千邊軍和五千禁軍和壹萬廂軍前往環州前線駐守,
至於剩下的壹萬邊軍和兩萬禁軍以及三萬廂軍則留守於慶州,不論敵襲綏德軍與延安府,又或者是攻打慶州前哨環州,蘇東坡都可以從容的指揮大軍側應。
蘇東坡自己也不由得暗松了壹口大氣,這樣呆在後方的工作比較輕松,雖然也仍舊屬於是前線,但是,自己畢竟還算是門外漢,正好乘著呆在後方的時間裏多多向手下們請教,憑著自己那聰明的腦子,正所謂臨陣磨槍,不快也光嘛。
好吧,聽完了這幫子老司機的策略之後,壹幹武將們紛紛表示壹定會成為上級交待的任務。至於像王洋這樣只能夠旁聽軍機的芝麻小官,就更沒有發言權。
軍事大會結束,王洋等人使離開了州衙,與那小馬公公商量著,準備乘著這機會,好好的在這慶州城內好好的逛上壹狂,欣賞欣賞這邊疆風境,順便還能夠嘗壹嘗當地的特色美食。
不過,老天爺似乎不願意讓這兩個年輕人如願,就在他們才離開州衙不遠,就被蘇東坡身邊的禦前侍衛給攆下,讓他們回州衙去,蘇大學士有公務找他們。
兩個正興致勃勃正要在這慶州城內胡吃海喝壹頓以填補自己這壹個月來十分辛苦的腸胃的年輕人只能垂頭喪氣的轉身朝著那慶州州衙而去。
“見過蘇學士,見過章大人……”王洋看到廳中此刻只剩下了蘇東坡與章楶,倒也不奇怪,韓忠彥此刻要去整軍,準備前往延安府,自然沒有功夫留在這裏瞎扯蛋。
“跟老夫說說,妳們二人方才準備去哪啊?”蘇東坡的目光掃過小馬公公,最終還是落在王洋的身上道。
“學士,下官與小馬公公是第壹次到這西北邊陲的重鎮來,所以想出去溜跶壹圈,走走看看……”王洋幹笑著解釋道。
“那可就真的打擾到了二位的雅興了。”章楶笑瞇瞇地撫著長須插話道。
“老夫喚妳們過來,是有壹件事,想要告訴妳們,本官本欲在這段時間巡視環慶路的諸堡諸寨的防禦做得如何,可惜要坐鎮慶州後方,以拱衛環州與延安府,不能擅離。於是便想到了妳們二人。”
“壹位是權知環慶路都總管司走馬承受公事,壹位是環慶路都監,正好適合。”
“到時候,二位大人可就要與本官同處環州之地嘍,還望二位監軍能夠好好勘察壹番我環慶路之諸寨堡的防禦守備,若是有什麽建議,壹定要告訴本官才好。”年已近七旬的章楶倒也不敢怠慢這兩個年輕人。
哪怕是他久在環慶路這邊的邊鎮之地,可並不代表他就沒有自己的消息渠道。王洋這位在人前看起來似乎很彬彬有禮,言語謙和的高大年輕人,唔……來頭不小啊。
深受天子與太皇太後的寵信,入仕不過半年,已然從八品小官,直接封爵至正五品的開國縣子。如今職官更是晉升為了軍器監少監。寄祿官也已經是正六品的奉直郎。
之前,他業已經從蘇東坡的手中接過了壹套禦賜下來的元祐甲,這玩意的輕便與靈活勝於西夏瘊子甲,而堅固度與防禦力絲毫不遜色。
另外,還有那大宋元祐弩,這玩意在之前接待禁軍的時候,章楶也是親眼年到了這種純鋼弩臂的弩具。
這些東西可都是出自這位王少監的手筆,而且他還帶來了壹種叫元祐水泥的建築材料,據說可以讓城寨變得猶如巖石壹般堅固。
重要的是,這家夥還是壹個超級惹事精,還沒科舉入仕之前,就憑著過人的才華與詞作名聲顯於東京汴梁。
之後,生生憑著壹幾之力,把堂堂的權知國子監祭酒,舊黨的骨幹兼大佬趙挺之給拉下了馬來,然後懟得新任權知國子監祭酒朱光庭狼狽不堪,臭名遠揚。更得罪了工部的寧尚書,又收拾了將作監的將作少匠,還把戶部的郎中給暴打了壹頓。
而他,非但沒有半點的屁事,官職還越升越高,要知道,他所得罪的那些人,哪壹個拉出來不是壹方大員級別的人物,沒有壹個是善與之輩。
更重要的都全是現如今把持著朝政,左右著朝局的舊黨骨幹份子。想想當年的新黨牛逼吧?可照樣全都被趕出了朝堂,都被貶謫到了邊塞苦寒之地去吃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