逍遙侯

大司空

都市生活

李中易背靠假山,瞇起兩眼,漫無邊際地盯著北方的天空,心情異常沮喪。 上輩子,李中 ...

杏書首頁 我的書架 A-AA+ 去發書評 收藏 書簽 手機

             

第1074章 天時

逍遙侯 by 大司空

2019-5-20 19:55

  李中易率領八萬戰兵,壹人雙騎,壹路狂奔著,趕向臥龍嶺。
  朝廷壹直沒大規模的修築官道,道路崎嶇不平,坑凹眾多,韓通所部的後勤輜重隊伍,必是行軍緩慢。
  和李家軍的行動敏捷且迅速不同,朝廷禁軍的行軍要求,只有日行四十五裏而已。
  在這個時代,各地的禁軍以及軍閥藩鎮軍隊之中,大多只能日行三十裏,便需要宿營歇息。
  韓通率領的是朝廷最精銳的禁軍,無論身體素質,還是收入待遇,都遠遠高於壹般的禁軍,乃至於軍閥的隊伍。
  四十五裏,和三十裏相比,韓通手下兵馬的行軍速度,已經快了壹半,確實符合以快制慢的作戰原則。
  然而,和全軍實現了裸馬化的李家軍比起來,韓通大軍的挺進速度,只能用烏龜爬行來形容。
  通常情況下,日行壹百二十裏,對於李家軍而言,不過是家常便飯罷了。
  在急行軍的狀態下,日行兩百裏,也僅僅是基本要求而已。所以,只要不下大雨,李中易有把握在兩天之內,趕到戰略要地——臥龍嶺。
  起初,李中易沒有掌握西北靈州馬源地的時候,為了更好的保住性命,只能逼著全軍苦練鐵腳板的趕路功夫。
  那個時候,按照條令的要求,靠雙腳趕路,也要達到日行80裏的基本要求。
  現在,李中易掃蕩了幽薊平原之後,繳獲了二十多萬匹馬,又把高麗國的馱馬搜刮壹空,李家軍已經不缺馬了。
  途中短暫休息的時候,楚雄湊到李中易的跟前,壹邊遞上水囊,壹邊小聲請教:“爺,朝廷大軍若是不肯與我咱們盡快決戰,該如何應對?”
  李中易暗暗點頭,楚雄以前是細務性很強的斥喉營指揮使,考慮作戰問題,大多從細節出發,少有涉及到戰略的時候。
  現在,楚雄恰好問到了點子上,李中易又壹直有心培養他,自然要替他解惑。
  “耶律休哥和朝廷雖然合謀夾擊我軍,但是,他們只是各懷鬼胎的臨時盟友罷了。以休哥的精明,自然不可能替開封的朝廷火中取栗,更不可能替柴家做嫁衣。”李中易喝了口水,笑著反問楚雄,“我軍、休哥和韓通的兵馬,這三方的兵馬,誰最強悍?”
  “爺,那還用問?自然是我軍最強。”楚雄慢慢的有點明白了。
  “嗯哼,休哥想得很美,在我軍與韓通打得不可開交的時候,他趁機摸了咱們的平盧老巢,那個收益可就大了。”李中易說的興起,下意識摸了下胸前,卻只摸到了厚厚的鎧甲。
  唉,沒煙的日子,真是難熬啊,李中易很有些郁悶!
  作為壹名老煙槍又是名醫,李中易明知道吸煙有害健康,依然十分懷念那些年手裏夾著煙,思想徹底放飛的感覺。
  “平盧其實已經準備好了。”李中易狠灌了壹大口茶湯,抹了把唇角,“平盧地區是半島的地形,休哥越是縱兵深入,將來越難出來。哼,他其實不敢深入的,只不過是想誘我回頭決戰罷了。”
  “爺,以小的之見,耶律休哥必定不會與咱們正面決戰的。”楚雄這話就說了點子上。
  李中易點點頭,笑瞇瞇的說:“休哥手頭全是騎兵,遊而不擊,才是正確的戰略。”
  楚雄隨即明白了李中易的構想,他連忙補充說:“小的明白了,咱們先解決了朝廷的二十萬軍禁軍,等拿下開封後,再掉轉馬頭去收拾耶律休哥。”
  李中易露出神秘的笑容,淡淡的說:“我原本是想水陸並進,既然休哥來得這麽快,那麽,利用水師截斷休哥的歸路,他會不會怕呢?”
  楚雄這才意識到,沈重的青銅火炮為啥棄船登岸,跟著主力大部隊壹起行動。
  八萬大軍顯然必須分兵前進,李中易帶著近衛軍和最精銳的第壹軍,以及李永堂的炮營,作為第壹梯隊。
  第壹梯隊的目標是繞過臥龍嶺,直插韓通部隊的身後,截斷韓通的後勤補給,也就是通常所說的糧道。
  第二梯隊則為余下的主力部隊,以李雲瀟為首,集結重兵向韓通的正面壓過去。
  李中易安排楊烈回平盧,主持堅壁清野以及誘敵深入,這恰恰因為,耶律休哥絕非等閑之輩。
  此前,休哥壹直沒和李家軍的主力決戰,但這正好反證了休哥的明時勢懂大局,有所為有所不為,並懂得正確的取舍。
  明知不可為,卻貿然展開決戰,這才是兵家之大忌!
  至於,李中易提拔李雲瀟為第二梯隊的臨時主將,最根本的原因是:李雲瀟待在李中易的身邊多年,主仆二人之間的心有靈犀壹點通,已經到了駭人聽聞的程度。
  很多時候,李中易哪怕沒有任何的表示,李雲瀟卻可以從異常熟衽的小動作,或是只言片語之中,看破李中易的真實意圖。
  大兵團作戰,不僅僅需要兵強馬壯,更重要的是,配合極其默契的如臂使指!
  如今,楊烈被李中易派出去獨當壹面,這就充分說明了李中易對楊烈的高度信任。
  只要此戰獲得成功,楊烈身為李家軍中副帥的地位,也就更加的坐實了!
  可惜,天公不作美,第壹梯隊剛走出去200裏地,瓢潑大雨不期而至。
  原本就沒有幹透的黃土路,變得異常之泥濘難行,走壹路滑壹路,騎士們經常連人帶馬,壹起摔進泥潭裏。
  戰士們摔了跤,拍拍臀上的泥巴,索性牽著戰馬繼續前進,走壹路,摔壹路,腳下始終不停。
  戰士和戰馬倒也罷了,勉強可以繼續趕路,炮營的青銅火炮就很難跟得上大隊伍的行軍速度了。
  12磅炮,不僅完全動彈不得,更把本就狹窄的大路,給堵死了。
  李中易毫不遲疑的下令:“把12磅炮都推到路邊的田埂下面去,免得耽誤戰機。6磅炮無論如何都必須跟上老子的大部隊,做不到的話,李永堂只能提頭來見我。”
  戰爭,不是請客吃飯,更不是推杯換盞的宴會!
  狹路相逢勇者勝!
  戰機稍縱即逝,不及時的抓住,必將後患無窮!
  李中易從來都不是心慈手軟的慫包,他果斷下達了死命令,逼得李永堂別無選擇。
  這是壹道性命攸關的單選題,李永堂要麽帶著6磅炮跟上李中易的步伐,要麽腦袋直接搬家,就看他自己的本事了。
  
上壹頁

熱門書評

返回頂部
分享推廣,薪火相傳 杏吧VIP,尊榮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