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樂歌

三戒大師

歷史軍事

  百年青史不勝愁,尤記當年長樂侯。   滿堂花醉三千客,壹劍霜寒五十州!   人 ...

杏書首頁 我的書架 A-AA+ 去發書評 收藏 書簽 手機

             

第四十四章 盯梢

長樂歌 by 三戒大師

2020-3-9 11:02

  烈日炎炎,大槐樹下的茶攤上,倒是壹片難得的陰涼。
  “妳們送禮了?”擱下茶杯,陸雲又問道。
  “怎麽可能沒送!”那管家提起這茬兒,就氣不打壹處來道:“幾個管事的都吃了禮,可什麽用也沒有,該拖還是拖!”
  “是只拖了咱們幾家,還是……”陸雲又問道。
  “可不止咱們幾家,也不只是安家費,”那管家打開了話匣子道:“每次去都會遇上好幾撥要錢的,都是咱們南邊的!”氣憤道:“北邊的幾乎沒有拖欠,他娘的就是欺負人!”
  陸雲點點頭,他已經問完了。但也不好馬上就走,便耐著性子又坐了壹會。
  “公子,”見他不再發問,那管家便有些擔心地問道:“那天之後,他們沒找妳家麻煩吧?”
  “沒有。”陸雲搖搖頭。
  “那就好那就好。”那管家著實松了口氣,那天之後,他壹直擔心,會遭到北邊的報復。但既然陸雲都沒事兒,想必自家就更沒問題了。
  “對了,還有件事,妳可否了解。”最後,陸雲輕聲問道:“陸閥的粥廠歸誰負責。”
  “聽說也是余慶房。”那管家整天往賬務院跑,要錢的本事不行,知道的事情倒是不少。“不過不是姓周的管,而是那天不在場的壹個柴管事負責。”
  陸雲滿意的點點頭。又坐了壹會,他便起身告辭,那管家再次向他道謝,目送陸雲離去。
  走出好遠,陸雲突然想到,自己又忘了問人家名字,不禁又歉疚的嘆了口氣。
  從立德坊出來,他又去了忠孝坊,這裏同樣是陸閥洛南八坊之壹。這次陸雲的表現要好很多,他直接打聽到壹戶人家門口,點名要見他們管家。那位管家自然也是當日的幾人之壹,見面後,陸雲又把同樣的問題拋出來,得到的答案如出壹轍。
  離開忠孝坊,陸雲陷入了沈思。陸閥號稱詩書傳家,對待下面人向來以慷慨著稱。他們給族人的安家費,乃八大家族中最豐厚的。按理說,賑災這種門面事,更沒有道理甘居人後了……
  想到入城時,那些災民的對話,陸雲不禁暗嘆:‘那哪是甘居人後,分明是丟人現眼!’
  ‘就算是貪汙,也不至於如此急不可耐,這樣很容易惹出麻煩的。’陸雲托著下頜,暗暗尋思道:‘似乎是出了什麽意外,讓他們不得不這樣做……’
  聯想到那何管事不願事情泄漏,以及大個子說陸楓有個大窟窿要堵。陸雲幾乎可以斷定,這兩個月來,余慶房大肆克扣拖欠起錢款,肯定是瞞著上頭,而且和陸楓有關!
  這時,幾個災民端著破碗到他面前乞討。漯河上幾處橋梁都有官差把守,不許災民到洛北去,他們只能在洛南乞討。
  陸雲摸出錢囊,壹個碗裏放了幾枚銅錢,幾個災民自然千恩萬謝。
  “不用客氣,”陸雲看著他們,不動聲色地問道:“京城不是開了好些粥廠嗎?為何還需沿街乞討?”
  “哎,公子爺。京城內外統共三十六處粥廠,像我們這樣逃難進京的,怕不得有二十萬。哪裏都是五六千人排隊,壹天能排上壹碗就不錯了,哪能夠吃啊……”
  “是啊,有些粥廠的粥,還清湯寡水,根本不頂事兒!”災民們憤憤道:“就好比……”他們見陸雲壹副世家公子模樣,唯恐說錯了話,趕忙硬生生打住。
  “好比陸閥的粥廠?”陸雲卻替他們說道。
  “公子是陸閥的人吧……”災民們整天走街串巷,自然曉得這壹帶幾個坊,住的大都是姓陸的。
  “但說無妨。”陸雲說著,又摸出壹把銅錢,放到他們的碗裏。
  “謝公子爺,公子爺真是好人啊!”幾個災民高興的道謝連連,便接著道:“其實陸閥的粥廠壹開始是極好的,可沒幾天功夫,他們鍋裏的粥,就眼見著越來越稀。到後來,就直接是清湯寡水了……”
  “有人比較過,夏侯閥熬壹鍋粥的米,陸閥能熬十鍋都用不了……”災民們說著卻又氣餒道:“不過那又如何?本來就是人家施舍的,咱們沒資格挑肥揀瘦……”
  ……
  ‘又是兩個月……’陸雲走出老遠,腦海中還不斷盤旋著幾個管家和災民的話。余慶房開始克扣拖欠是從兩個月前。粥廠開設也是在兩個月前,按照災民的說法,陸閥的粥廠開設沒幾天,就開始不斷減料。
  所以,陸閥粥廠減料的時間,差不多也是兩個月。
  ‘兩個月,兩個月……’陸雲眉頭緊擰道:“兩個月前,到底發生了什麽事?”
  兩個月前,最大的事情自然就是黃河決口,可這跟陸閥的人有什麽關系?
  陸雲壹時無法想透,但這兩件事肯定存在聯系!要想知道其中的聯系,最好的辦法就是讓當事者開口!
  陸雲第壹個想到的就是何管事,但轉念壹想,出了那檔子事兒,估計姓何的最近是不敢離開陸坊了。那裏可是有天階大宗師坐鎮的,哪怕他不要命的用出十成功力,也依然不敢造次。
  所以,他把目光落在了那位柴管事身上……
  雖然陸楓吩咐下面,近日輕易不要到洛南去,但柴管事管著給陸閥的各處粥廠放糧,哪能壹直待在洛北?
  以陸雲的本事,要在洛南抓個柴管事自然易如反掌,但問題是那樣就打草驚蛇了。陸雲已經盤算清楚,要想不動聲色幹掉陸楓,在發難之前,壹切行動都絕對不能驚動任何人。否則對方很容易就可以毀滅證據,讓他的算計落空。
  畢竟以陸雲和他父親眼下的地位,是不可能強行推動陸閥,去查余慶房的賬目。就算陸信豁出去把事情捅到宗主那裏,對方也很可能從容銷毀證據,把事情掩蓋過去。
  陸楓的父親陸儉,可是賬務院執事,如果他出手的話,至少可以保證陸楓不受牽連。不過陸雲基本可以斷定,這件事陸儉應該不知情,否則以他堂堂陸閥執事的老辣,就算是要中飽私囊,也斷不會幹出從災民口中奪食,這種丟人現眼、惹火燒身的蠢事的。
  陸雲最擔心的是,陸楓綁架失敗之後,會頂不住壓力,向陸儉如實坦白。但從陸閥各處的粥廠,依然變本加厲的清湯寡水來看,陸儉應該還被蒙在鼓裏……
  所以,必須要讓陸儉壹直被蒙在鼓裏,必須要讓陸楓和柴管事毫無察覺,才能用最小的代價達到目的!
  為了不出狀況,陸雲親自出馬,盯梢柴管事。憑借過去多年,刻苦研習的易容術,陸雲每次盯梢,都是以不同面貌出現。有時候是走街串巷的貨郎,有時候是輕搖折扇的書生,有時候則是給主人家跑腿的小廝……
  柴管事果然毫無所覺,每天按部就班,早晨城門壹開,就坐船出城去二十裏外的通洛倉,提取賑災的糧食。
  通洛倉位於洛陽城外不遠處的邙山上,洛河之畔,乃大玄京郊九大倉城之壹。從南方運來的漕糧,由汴渠運至洛陽,便在城外卸船,置入各大倉城中儲存備用。各閥都有單獨的倉城,通洛倉便屬於陸閥。
  通洛倉的倉城呈正方形,四面各長壹裏,城墻又高又厚,女墻箭樓齊備,有水門直通城內。城內倉窖八百余口,共儲糧食六十萬石,可供京中的陸閥全體成員消耗三年。每月,都有若幹船只在此裝滿糧食,運送到洛陽城內,分發給陸閥子弟。
  因為賑災並非常態,所以不是按月發放,而是按照閥中規定的數目,每天提出兩百石大米,交由柴管事運送回城,分發到洛南各處粥廠之中。
  開始幾天,還有陸閥的子弟跟船監督,但見壹切按部就班,沒有什麽亂子,也就放手讓柴管事自己負責了。
上壹頁

熱門書評

返回頂部
分享推廣,薪火相傳 杏吧VIP,尊榮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