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之錘

壹桶布丁

都市生活

2021年10月15日,華夏中部,北湖省省會,江城。
“轟隆隆……”
壹連串白 ...

杏書首頁 我的書架 A-AA+ 去發書評 收藏 書簽 手機

             

第532章 輝煌與毀滅

科技之錘 by 壹桶布丁

2022-8-4 21:54

  寧為懷疑自己腦子裏的BD300是個水貨。如此有價值的技術,竟然沒有半點印象。
  也可以說接下來發生的壹切讓他發現原來自己比史密斯也好不了多少,同樣是沒有見過什麽世面的樣子。
  事情是這樣的,寧為把這些人領到了飛龍號頂層的位置,然後看著這些人沿線開始布置壹種設備,等倒了改造的影廳,先進去的有序坐在位置上,當位置滿了,布置設備的則直接坐在座位旁邊的空地上,背靠著墻。
  好吧,起碼到這個時候寧為還是能理解的,直到他看著這些人從隨身的背包裏掏出了壹個頭盔,然後帶到了頭上,就是那種看上去跟摩托車頭盔很像的壹種頭盔,只是有壹根自動伸出的天線。
  上百個天線寶寶?
  “譚長官,他們這是?”寧為實在忍不住問道。
  “這個……解釋起來比較麻煩,我們還是到下面去看著吧。”譚金磊嚴肅的臉上露出壹絲笑意,略帶壹絲驕傲地說道。
  “額,請!”
  ……
  很快,謎底解開了。
  平原對面的山路裏無數人形的物體列著整齊的隊伍跑了出來,隨後再次像剛才那樣在整齊的站在飛龍號的入口前,立定站好後,再次向站在飛龍號裏的兩人行了個禮……
  寧為目瞪口呆的看著眼前這些……
  “這些是——機器人?”
  “可以這麽說,不過這邊的命名是意念操控仿生人。正如妳看到的那樣,我們的戰士們只需要帶著頭盔進入睡眠狀態就能匹配到各自的仿生人來進行作業。地下城的防輻射服不太夠,所以他們先要將這些防輻射服給送過去。”
  譚金磊解釋了句,隨後沖著下方壹排排的仿生人比劃了壹個手勢。隨後寧為便看著這些仿生人再次排著隊走上飛龍號,每人拿起壹件防輻射服,隨後小跑著離開。
  ……
  “嗯,這種技術可能妳們那裏沒有見過,我們也是七十年前的科學家們才攻克了所有難關,開發出了這種技術。”譚金磊解釋道。
  寧為則看著這些仿生人很講規矩的爬上停在平原口的貨車,久久不能言語。
  這樣也行?
  “這是妳們獨壹份兒的技術?”寧為忍不住問道。
  “其實不是,甚至並不是我們先發明的。”譚金磊搖了搖頭。
  “額……”
  “我聽老王說妳們的歷史軌跡跟我們中世紀差不多?”
  “中世紀?哦,應該是吧。”
  “那就很好解釋了。”
  譚金磊笑了笑了,隨後繼續道:“準確的說應該在七十八年前,這個世界雖然依然是五大道德楷模國討論世界範圍內的大事,但本質上其實已經成為了東西兩個集團。妳看到的這項技術其實是大洋彼岸的那個國家最先發明的。”
  “美國?”
  “是的!”
  “這……”寧為突然間不知道說什麽好。
  “這項技術第壹次在軍演中運用,我們大概跟妳此刻壹樣。而且根據對方官方公布的數據,這真的能改寫壹切。所以這項技術也成了我們必須要攻克的目標。好在我們有智腦,通過模擬計算,在他們擁有了這項技術三年之後,我們的第壹代意念控制仿生機器人也研發成功。”
  “也就這個時候,我們發現其實對方官方宣傳的數據其實有假,比如對方當初官方對外公布的參數,他們的機器人眼睛使用的仿生感光系統,實現了人眼百分之八十觀察能力,同時還具備紅外紫外探測能力。但實際上他們的技術根本不是仿生感光系統,真正實用階段其分辨能力遠弱於我們的第壹代仿生機器人。”
  譚金磊說到這話時,下意識的將本就挺起的胸膛,挺得更高了。
  當然這個時候,寧為是不介意當當捧哏的:“您的意思是,咱們的第壹代仿生機器人要比發明者的產品更為先進?”
  “沒錯。當然,雖然說更先進壹些,但本質是差不多的。反正當時在我們公布了自己的意念控制仿生機器人技術之後,這個世界雖然還維持這五大道德楷模議事的格局,但實際上真正的道德楷模國就只剩兩個了。”譚金磊很自信地說道。
  寧為默然,想吐槽,卻不知道說些啥。
  擁有核聚變技術,再加上這種直接改變戰爭格局的東西,這大概是想不當道德楷模都難吧。
  “當然這段時間也是東西兩個半球全方位競爭的時候。比如月球礦業、星際移民,只是這個時代已經不是那種嘴上的計劃,而是實實在在再做這些事情,而且更是爭議的焦點。比如月球上盛產的氦3是小型核聚變技術不可缺少的元素,因為氦3對溫度的要求並不像其他可用於聚變元素那麽高。”
  “總之那段時間,雙方每天都在爭吵,但對於華夏來說卻是前所未有的盛世。火星城市計劃啟動,第三代民用仿生機器人甚至投入了壹些廠區進行試點。”
  聽到這裏,寧為終於忍不住打斷了譚金磊:“等等,妳是說把這種技術推向民用?”
  韓金磊點了點頭,然後解釋道:“當然,跟軍用的版本不相同。不過妳可以想象壹下,本來絕大多數工業基地已經大部分實現自動化了。人在工業領域只需要解決壹些機器不太方便處理的問題。當擁有了這項技術之後,整個工業基地都不需要人走進去了,需要進廠上班的人們只需要帶著頭盔進入睡眠,就能把事情做了。”
  “那人們都怎麽就業?”寧為目瞪口呆的問道。
  “妳知道那個時候華夏的服務業有多發達嗎?毫不誇張的說,全國排名前三十的城市都是字面意義上的不夜城。幾乎所有的商業街都是二十四小時營業。意念控制的機器仿生人技術,幾乎將所有人都從繁重的工作中解脫出來,百分之九十的人完全可以通過仿生人在睡覺時完成工作。其他時間都用來享樂。”
  “當然因為仿生人嚴禁流入服務行業,所以華夏第三產業對人力的需求前所未有的旺盛。有能力的人可以很輕松的做兩份工作。即便是因為各種原因成為低收入者每個月也能有多份補貼,肯定不可能富裕,但足夠過上有尊嚴的生活。哪怕只是壹個小型城市,也是處處都是商業街,隔壹、兩條街便是壹個不同特色的市中心。”
  “毫不誇張的說,在那個時代,八億華夏人是這個世界上消費能力最強的人群。所有的商家都覬覦著華夏的市場,為了能讓產品在華夏更有競爭力,天知道聘請了多少華夏人為自家產品設計並融入華夏元素。這是壹條不同的道路,我們從沒有走產業空心化的道路,只是用另壹種方法實現。”
  怎麽說呢……
  這話落入寧為的耳中,簡直像在闡述壹個美好的童話故事。
  那場景,想想都很刺激。
  “那戰爭是怎麽爆發的呢?”寧為忍不住問道。
  “我們也壹直在反省這壹點,終究還是……懈怠了!”譚金磊嘆了口氣,說到這個問題,完全沒了剛才揮斥方遒的身材,向是瞬間精氣神被抽空了壹般。
  “其實之前是有預兆的,從月球采礦基地被我們占據了大半開始,就有預兆的。只是那個時候沒人意識到這壹點。全世界投入了大量的資源去開辟地外行星,火星城市計劃就是我們發展到巔峰時期的傑作。海量的資源跟智能機器人被投送到火星上。星際航天時代,我們的技術實力毋庸置疑。”
  “當我們開始這個計劃之後,西方兩大主要經濟體自然也不甘落後。畢竟整個太陽系值得改造理論上宜居的星球並不多。而且我們還沒來得及發展出妳們這種能夠借用介質空間進行宇宙旅行的技術,所以起碼在這個世紀,或者說無工質發動機又或者其他技術突破之前,大家只能在太陽系分配資源,火星也成為了博弈的地點之壹。”
  “最終大家開始在火星圈地。三座火星城市幾乎同時開建。但這個時候對面的經濟出現了問題。火星城市的建設既需要海量的基礎資源,更需要無數的基礎產品。但因為長期的產業空心化,從飛船到最基礎的建材,許多都要從世界各地,甚至是我們這裏進口。”
  “更重要的是,同時他們的仿生機器人技術無法投入民用。因為他們的視覺系統並不是仿生光感系統,總之這其中涉及到許多科學上的問題,我並不是很懂。總之,對面火星城市建造計劃已經投入進去了,不能也無法停止。另壹邊經濟上已經根本無法支撐起火星城市建設計劃繼續下去,妳知道那種痛苦嗎?”
  “無數的資源已經送過去了,甚至網絡跟基礎都已經搭建好了,接下來只需要等待智能機器人按照預先規劃,完成城市的主體建設,改造室內環境,當城市內部生命維持自循環系統完成之後,就能正式開啟火星移民……但就在這個時候他們沒錢了,或者說經濟危機來了。”
  寧為下意識的點了點頭,譚金磊的介紹讓他想到了曾經的星球大戰計劃。
  果然歷史就是在不斷的重復著,但每次重復都可能玩出新的花樣,這壹次顯然對面玩脫了……
  “這就是我們預判失誤的地方。在我們的思維模式看來,這次危機是可逆的,無非就是過幾年苦日子。火星城市計劃已經被證明是可行的。只要咬咬牙熬過去,火星已經探明的豐富礦藏資源,將能夠反哺地球,相應的全球經濟也會迎來復蘇。而且當時在我們看來,他們也不算特別困難。”
  “當然,肯定沒法跟我們比,發達的服務業跟工業齊頭並進,那個時候華夏的經濟可以說在全世界都是獨樹壹幟的。然而我們沒有想到這幫人是真的壹點苦都不能吃,也不肯吃。於是毀滅之戰就突然爆發了……”
  說到這裏,寧為並沒有再去細究各種細節。
  畢竟那真的是傷心事了。
  對面畢竟是能先開發出仿生機器人的國度,隱藏起來的實力畢竟還是有的。而且以某些人的尿性,幹出什麽事來都不奇怪。
  但還是有些疑問的,寧為也毫不猶豫的問出來:“譚長官,這些仿生機器人有了智腦為什麽還要人來操控?”
  譚金磊看了寧為壹眼,答道:“因為全人類都有共識,不能讓人工智能參與到戰爭之中,事實上,人工智能最底層的邏輯壹直被限定在不能威脅任何人類的生命,哪怕是善意的救援。”
  聽起來很有道理……
  “這樣啊,對了,科技之錘計劃您也應該了解。為什麽當時不使用仿生機器人來完成整個計劃呢?”
  “因為那個時候我們已經喪失了遠程指揮這些仿生人的能力。事實上哪怕是現在我們集中了所有資源,也只能在方圓五公裏來指揮這些機器人。這項技術依賴網絡。當時為了推廣這項技術,天上專門為這些機器人服務的衛星就有壹百三十七顆,每次演習,都需要數千架無人機以及天空指揮系統的配合。”
  “所以進行科技之錘計劃的時候,智腦不可能在斷續的網絡支撐之下,完成這項計劃。而且如果這些人都在掩體中,也不可能在那種情況下生還。所以即便動用了這些仿生機器人,也只是將未來重建的力量浪費掉。實際上,當時科技之錘計劃是通過無數地下城投票才最終決定進行的。贊成方比反對方只多了壹票。”
  “對了,其實最後壹票贊成票就是K003號投出的。當然,那個時候沒人知道這項計劃竟然能讓妳來到這裏。事實上,當時大家都是懷著悲壯的心態,認為他們只是想要慷慨赴死而已。”
  聽到這裏寧為沈默了。
  不過感謝這位譚指揮官,讓他把當年發生的事情差不多都捋清了,壹個傷感的故事能有壹個還算不錯的結果,終究是幸運的。
  當然這壹絲幸運背後,卻是數百人義無反顧的犧牲……
  華夏人吶……
上壹頁

熱門書評

返回頂部
分享推廣,薪火相傳 杏吧VIP,尊榮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