残疾王爷站起来了

笑佳人

历史军事

宫里选秀,双腿有疾的惠王一身死气,秀女们避如蛇蝎。
只有姚黄蠢蠢欲动,偷瞥 ...

杏书首页 我的书架 A-AA+ 去发书评 收藏 书签 手机

             

第68章

残疾王爷站起来了 by 笑佳人

2025-2-14 19:09

  依偎着睡了个好觉,一大早惠王爷又去了前院。
  他起得太早,姚黄裹着被子继续睡了半个时辰才起床。
  阿吉端着水盆进来,瞅瞅坐在床边面颊红润的王妃,哼道:“昨晚夫人跑得真快啊,要不是您关大门的时候在笑,我还以为您瞧见不干净的东西撇下我自己逃命去了。”
  姚黄:“……我跑的样子像逃命?”
  阿吉:“……那倒没有,夫人跑起来可美了,一看就是会情郎去的。”
  姚黄走过去要挠小丫头的痒痒,吓得阿吉绕到洗漱架后面,讨饶道:“夫人别生气,我给你讲个事,今早齐家那边又吵起来了,还是我过去烧水我娘告诉我的。”
  姚黄果然转移了心思,将巾子放进水里,示意阿吉继续。
  阿吉:“齐家大郎不是回家过节了吗,今早就要回书院,然后被吕氏发现齐员外又拿了五两银子给大郎,吕氏哭齐员外偏心,说他把家里的银子都给大儿子一家了,四郎想去书院读书都去不成。她闹个没完,大郎要把银子拿出来,这时齐大媳妇也嚷嚷起来了,说大郎八月要去县里考院试,还要跟同窗们应酬,前后要在客栈住上五日,拿五两银子是为了防着中间出其他变故,没变故自然会把剩下的银子带回来。”
  姚黄听完,道:“得亏二爷没收齐员外的酬金,不然可能会因为那十两银子挨吕氏的骂。”
  或许不会明着来,但拐弯抹角的冷嘲热讽八成少不了。
  阿吉:“这事吕氏确实不占理,考秀才多大的事,齐家又有钱,肯定宁可多预备也不能因为差钱耽误了院试啊,还有她亲孙子四郎,一看就是个刺头,根本不是读书的料,花大钱送去书院也白搭。”
  姚黄:“齐员外手里的银子是个死数,多给大儿子一家五两,吕氏两个儿子能分到的就会少五两,她当然要闹,道理又不能换银子吃。归根结底还是齐员外没管好家,要么早早立起一家之主的威望让媳妇孩子都不敢忤逆他的决定,要么在银子上两边做足公平,像现在这样闹来闹去的,几口子人都不顺心。”
  阿吉:“听街坊们议论,大体上吕氏娘仨还是占了便宜的,齐大家只有三个孩子读书花了些银子,吕氏这边俩儿子娶媳妇聘礼给得多,后来还去外面开铺子,一笔笔的都是钱,再加上吕氏三天两头的给自己买首饰,得亏齐大娶了个硬气媳妇,不然连三个读书郎都养不出来。”
  姚黄笑着总结:“做人就得硬气,软了只会挨欺负。”
  吕氏、齐大媳妇都够硬气,所以都拿到了自己想要的好处,齐员外不硬,便只能夹在中间两头挨磨。
  齐家那堆事姚黄听着都不够新鲜了,所以也没跟惠王爷说,时辰一到,她只管推着惠王爷出去晒日。
  沿着河边逛了半个时辰,回来的时候,忽然听见出入镇子的主街路口传来一阵喧哗,不像吵架,更像出了什么紧急的事。姚黄还没想好要不要去瞧瞧,一个妇人急匆匆跑到离新宅最近的石桥边上,对着齐家喊道:“齐大媳妇快出来,大郎出事了!”
  姚黄脸色微变。
  这时,在主街开杂货店的齐二也跑过来了,脚步踉跄,边哭边叫嚷:“爹,不好了,大郎路上遇到匪了!”
  齐员外、吕氏以及三个儿媳妇都跑了出来,齐大媳妇冲得最快,抓住软到桥边上的齐二一串询问:“大郎在哪?人没事吧?你看见他没?”
  齐二指着主街,白着脸道:“回来了,被两个山民抬回来的,大哥送去医馆了……”
  齐大媳妇丢下他便往主街跑。
  齐员外跟着跑了,吕氏到底是继祖母,没那么急,拉起儿子问:“人怎么样,伤了还是?”
  齐二:“挨了打,鼻青脸肿的,身上全是脚印,还昏着呢!”
  确认人还活着,吕氏松了口气,叫俩媳妇在家看孩子,她跟儿子去了。
  得到消息的所有街坊都在往主街赶,姚黄见阿吉也挤在里面,推着惠王爷回了东院。
  进了宅子,赵璲对王妃道:“想去就去吧。”
  姚黄瞪过来:“我只爱看喜事,不爱看糟心的。”
  事后听听可以,姚黄才对别人挨打后的惨状没兴趣。
  将惠王爷交给飞泉,姚黄去了西院。
  等了两刻钟左右,阿吉回来了,叹道:“大郎醒了,说是遇到山匪,银子被抢了,人一身外伤,我爹给他检查一遍,也有内伤,至少要卧床修养五日再看看情况。”
  高娘子拍拍胸口:“幸好不算太严重,距离他院试还有二十来日,接下来好好养着,应该赶得上。”
  阿吉:“齐大媳妇在闹呢,认死了是吕氏派人干的,要报官。”
  高娘子:“不能吧,吕氏也是早上才发现大郎得了银子,她一直在家待着,齐二齐三……”
  阿吉:“他俩都在店里,附近的街坊给作证了,所以齐员外说报官可以,但只让官府查两个山匪的去向,不许齐大媳妇胡乱攀咬。我回来的时候,齐大、齐二一起去报官了。”
  姚黄听了个详细,再去讲给惠王爷听:“二爷觉得,这事是山匪干的,还是?”
  她指了指齐家的方向。
  赵璲:“断案需要证据,查过了才能下结论。”
  姚黄:“我又没让你断案,就想听听你的想法。”
  赵璲看着王妃要听故事一样的眼睛,这才放下手里的佛经,道:“三种可能。第一,山匪做的,官府查山匪便可。第二,附近村民知道齐家有钱,知道大郎去书院会走那条路,于是假扮山匪抢钱。第三,吕氏母子因与继子不合,提前收买打手让他们去抢大郎,有银抢银,无银打一顿也能让他们出气,如此,吕氏今早的争吵并不能作为他们母子与此事无关的证据。”
  姚黄对惠王爷的第三条分析更有兴趣:“这么说,吕氏那边依然有嫌疑?”
  赵璲颔首。
  姚黄:“如果二爷是灵山县的知县,接到这个案子,你要怎么查?”
  赵璲:“过来之前我派人打探过这一带,近些年并未出过拦路抢劫的案子,大郎被抢更像是仇怨所致。我会先从大郎或见过山匪的路人那里问出山匪的身形特征,再——审问最近与他有过仇怨之。
  人,包括可能愿意被这些人指使的亲友从昨晚到今天上午的行踪。”
  小地方很少会有打手,要解决恩怨通常会指使信得过的亲友。
  姚黄眼睛一亮:“真是吕氏做的,她两个儿子都在镇上,那肯定请了她娘家那边的兄弟或侄子帮忙,只要查查那些人昨晚、今早在不在家就能锁定疑凶了,对吧?”
  赵璲:“除非他们禁不住审问,否则就算是他们做的,他们也能推脱今早去了其它没有人证的地方。像这样的打人官司,除非行凶的时候被人撞见,事后再查都很难定罪。”
  姚黄顿时泄了气,敢跑去打人的,能有几个一审就招的胆小之人?
  下午,县衙的一位捕头带着两个捕快去了齐家,姚黄见街坊们都过来看热闹,她带着高娘子阿吉也去了,飞泉也跟了过来。
  捕头已经查过了,齐家大郎是被人从后面偷袭的,没看到两个山匪的身形相貌,送他过来的山民也只见到了昏迷在地的大郎,没瞧见山匪行凶的经过。
  姚黄听捕头询问齐员外大郎最近可有仇家,便知道官府也怀疑这事是大郎的仇家所为。
  齐大媳妇跳了出来,先指着吕氏骂了一通!
  一阵闹腾之后,捕头呵退了附近一圈来看热闹的街坊,姚黄几个立即退回西院,站在墙根底下听动静,发现捕头在审问齐二、齐三这几日的动向,还问了二人平时有哪些好友,问了吕氏与她的两个儿媳妇的娘家情况。
  审问并不是很顺利,中间伴随着齐家众人的各种喊冤哭闹,捕头几次呵斥才问了清楚。
  从齐家出来后,三个捕快还跟廖家、何家等街坊确认了齐家三房不和的事实,这才改去别处盘查。
  姚黄兴奋地跑来东院,对惠王爷道:“这捕头看来是个人物,居然跟二爷想到一处去了。”
  捕头……
  赵璲看眼王妃,提醒道:“他可能只是得了知县的指示。”
  姚黄:“也对,那就说明本地知县是个人物,不是白吃饭的。”
  惠王爷想到潘絮娘在那个且听下回分解的话本里的最终归宿就是知县,沉默了。
  捕快们没有从吕氏两房的亲友那里得到任何口供或铁证,齐家却为此闹了个翻天覆地,最终,在齐家报官后的第四日,不顾齐大媳妇的反对,齐员外让齐大、齐二去官府撤了此案,不追究了。
  吕氏婆媳不哭也不闹了,齐大媳妇居然也消停了下来,直到七月二十四齐大媳妇亲自将内伤恢复得差不多的大郎送去书院,下午回家后,齐大媳妇突然闹了个大的,她要分家。
  姚黄也从最初津津有味地看热闹,变成了一听到齐家的吵闹就觉得脑袋疼。
  傍晚,她把惠王爷推到后院,躺下后不太情愿地跟他商量:“要不,咱们提前回京吧?”
  原定八月初八回去的,奈何齐家整日吵吵嚷嚷,姚黄自己还好,她怕惠王爷烦,有了这桩担心,她也就跟着烦。
  赵璲:“若你在这边住够了,可以,若你只是担心齐家的事打扰到我,并没有。”
  姚黄意外道:“我以为二爷会受不了那样的聒噪与秽语。”
  赵璲:“关着窗户,听得并不真切。”
  姚黄:“那就再住几天?我也想知道他们这个家到底能不能分成。”
  夜半时分,睡在青霭屋中狗窝里的金宝突然竖起耳朵,“汪”的一声叫唤。
  青霭惊醒,刚要查看金宝怎么了,隔壁齐家竟传来一声妇人的尖叫,好像是吕氏的声音。
  “老爷!谁杀了我家老爷啊!”
  
上一页

热门书评

返回顶部
分享推广,薪火相传 杏吧VIP,尊荣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