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稍候...关闭

大叛賊

夜深

歷史軍事

壹壺黃酒,壹碟茴香豆。 黃酒是紹興府的普通酒,茴香豆更是尋常人家四季常配的“過酒 ...

杏書首頁 我的書架 A-AA+ 去發書評 收藏 書簽 手機

             

第0617章 太難了

大叛賊 by 夜深

2022-3-26 21:48

  “回皇上,隆科多上壹份折子是四日之前到的,按時間算下來這些天應該再來折子,或許就在這壹兩日。”耿額連忙回道,接著又說了壹句:“奴才以為,如軍情緊急,隆科多定會八百裏加急。”
  建興皇帝的心稍稍安了下來,耿額這話並沒錯,隆科多做事還是比較穩妥的,如果中原那邊軍情緊急肯定會加急來報,之所以未見折子應該是沒什麽事。
  “皇上不必擔憂,郭親王部離隆科多並不遠,何況如今嶽鐘琪已在其東,三部聯成壹線,定無憂也!”張廷玉插了句話,建興皇帝點了點頭,笑著道:“隆科多乃國之幹臣,這些年在外領兵實是辛苦他了,朕想給他加恩,諸位覺得如何呀?”
  三人私下對視了壹眼,還是張廷玉開口道:“皇上所言極是,隆科多公忠為國,加恩並不為過,臣以為可賜雙眼花翎。”
  “奴才附議!”馬齊壹直沒說話,當張廷玉提議之後他稍壹遲疑後開口道。
  “奴才也附議。”三人中,張廷玉和馬齊都比他職位高資格老,耿額最後壹個說道。
  建興皇帝微微點頭,想了想又道:“可賜雙眼花翎,不過嘛……再賜四團龍補服吧。”
  這句話壹出,眾人都露出了詫異的表情。雙眼花翎雖然尊貴,賞賜著更是極少,但以隆科多的身份和地位被建興皇帝賜雙眼花翎並不為過。可是這四團龍補服就不壹樣了,隆科多雖為皇親國戚,由身份來講還是建興皇帝的舅舅,而且還襲壹等公在身,但畢竟不是皇族。
  四團龍補服,壹般只有皇族才能享用,就算是普通的郡王和親王都不壹定有,而現在建興皇帝居然賜給了隆科多,這意義很不壹般。
  眾人默默交換了下眼神,也不好,更不說不好。大家都是聰明人,當然明白建興皇帝的意思。如今隆科多掌握著滿清近壹半的精兵,更在中原同明軍作戰,再加上之前康熙死的以外,建興皇帝上位壹直有名不副實的傳言,雖說隆科多之父佟國維是當初的八爺黨,更在建興皇帝繼位之中出了不少力氣,可畢竟父子之間是否壹體,這誰都不知曉,不過建興皇帝這樣做足以表示他拉攏隆科多的誠意和決心。
  “張衡臣!”
  “臣在!”
  “就由妳來擬旨吧。”
  “臣遵旨!”張廷玉應了壹聲,起身走到壹旁,取紙研墨,隨後洋洋灑灑寫了壹道聖旨,旨意之中自然是建興皇帝加恩隆科多的那些,至於其他的張廷玉酌情寫了壹通,等寫完後,他取起讀了壹遍,建興皇帝半閉著眼靜靜聽完,隨後點了點頭,這才正式用印。
  做完這些,建興皇帝詢問還有何事,馬齊這時候起身道:“皇上,奴才有事。”
  “哦,有事就說吧。”
  “謝皇上。”馬齊從袖中取出壹份折子,遞上道:“西北各處近日來報,似有幹旱之跡,山西那邊也已近壹月未雨,奴才得知後派人去查了查,發現各地情況嚴重,很不樂觀。此事緊要,如此下去恐各地大旱將至,奴才懇請皇上盡早準備,以防災變。”
  建興皇帝頓時驚訝,追問道:“此事朕怎麽不知道?什麽時候報上來的消息?”
  馬齊說道:“西北是半月前報來的,至於山西那邊是前幾天的事,皇上還記得殷泰要求調糧的折子否?正是此事奴才特意讓人去查了查。”
  馬齊提醒了建興皇帝,他頓時想到了前些天看見的這個折子,陜甘總督殷泰上折要求朝廷調糧,說是西北有旱情,軍中軍糧不足,為以防萬壹請朝廷多撥些糧草。
  這折子當初建興皇帝並沒太放在心上,只以為是殷泰找借口索要寫糧草罷了。畢竟這些年,自江南丟失後清廷就是王小兒過年壹年不如壹年,不僅失去了財賦之地,就連糧食來源也去了大半。
  此外,隨著連年征戰,清廷的家底已被基本掏空了,上上下下都是勒著褲腰帶在過日子,就連當皇帝的他也是如此。在這種情況下,地方督撫出於壹些考慮伸手向朝廷要錢要糧是常見的事。
  誰想到,馬齊對此派人調查了壹下,而調查下來的結果實在是觸目驚心。西北幾省很多地方已幾個月沒下雨了,就連山西那邊也隱隱約約有幹旱的苗頭。馬齊在上書房呆的時間最長,之前康熙朝時曾主持過多次拯災,所以他在這方面是極有經驗的。
  馬齊判斷,如果再這麽下去的話,各地大旱已不可逆轉,如果朝廷無法盡快想辦法,災難壹起地方定然大亂。眼下清廷已是搖搖欲墜,如果再雪上加霜的話,那後果可想而知。
  建興皇帝自然也明白這個道理,他頓時問道:“由四川調糧,可否?”
  馬齊把目光投向了張廷玉,張廷玉想了想道:“四川雖稱天府之國,可之前川中白蓮為禍,地方破壞不少。如今雖已歸於朝廷,可時日太短,如調部分或許可行,可壹旦數額過大恐難支持。此外,出川道路險峻,這路極不好走,損耗也是不小,所以臣覺得不能全希望於四川。”
  建興皇帝頓時皺起了眉,他想了想問:“如四川無法滿足,那妳們覺得如何辦才好?”
  眾人面面相覷,壹時間不知道怎麽回答。如果是在以前,這對於大清來講並不算什麽太難的事。西北幹旱壹直都有,早年間十年中有七八年都在鬧旱災,不過這幾年倒是少了許多,其中有地方官員向朝廷謊報騙取銀子糧食的事發生,這種事也不少見,直到後世也壹直存在。
  但從滿清江河日下後,這種謊報倒少了些,尤其是遷都西安後,朝廷就坐鎮西北,地方官員再這樣謊報就等於自己找死了。可如今卻是真正的幹旱,假如朝廷無能力救治的話,那麽給清廷帶來的打擊簡直是毀滅性的。
  現在清廷控制的區域只是神州的邊角,就算勉強占著的河南壹部分區域,那也無濟於事。中原早就打爛了,前線還在作戰,自己的錢糧都不足如何能救濟西北?而雲貴和廣西,眼下幾乎是聽宣不聽調的局面,再說那邊也是窮鄉僻壤,能自用已是勉強,何來能力救濟西北?
  至於遼東,倒還在清廷手裏,可遼東太遠,也不實際。所以想來想去眾人也沒想出什麽好辦法來,壹個個妳看我,我看妳,滿面愁容。
上壹頁

熱門書評

返回頂部
分享推廣,薪火相傳 杏吧VIP,尊榮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