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叛賊

夜深

歷史軍事

壹壺黃酒,壹碟茴香豆。 黃酒是紹興府的普通酒,茴香豆更是尋常人家四季常配的“過酒 ...

杏書首頁 我的書架 A-AA+ 去發書評 收藏 書簽 手機

             

第0917章 祖宗之術

大叛賊 by 夜深

2022-3-26 21:48

  鄂爾泰是個能臣,同樣也是良將。尤其是自建興初年開始獨當壹面,在山西、蒙古獨自領軍,並大破漠北後,鄂爾泰的軍事才能得到了清廷的認可,眼下他可以說是除誠親王、隆科多之外赫赫有名的將領。
  當然,遠在西域的郭親王如今也是戰功赫赫,可在世人看來,郭親王雖然西進滅國無數,可那些只是小國,有些國家兵不過數千,人不過十萬,這樣的對手哪裏能和大明相比?
  至於誠親王排在前面,那是因為他的身份不同,其實相比之下能和鄂爾泰相提並論的也只有隆科多了。當然直親王胤禔不算在其中,由此可見鄂爾泰如今在清軍中的地位。
  正是因為如此,鄂爾泰的頭腦清醒的很,早在耿額同他交流之時就指出目前清廷所面臨的問題,同時也提出了和隆科多類似的建議。在他看來,山西此地並不是不能守,而是無法久守,就算他想盡辦法使出了飲鴆止渴的手段,也僅是解壹時之困而已,卻無法徹底改變他面臨的問題。
  但鄂爾泰怎麽都沒料到,現在西安那邊突然間來了這份聖旨,旨意中明確告訴鄂爾泰無需在山西同明軍硬拼,在擋住明軍進攻的同時盡早做好撤離的準備,而撤離的路線有兩條,壹條是向北往蒙古,隨後依托草原同明軍周旋,盡量以武力控制住蒙古各部為其所用,隨後壹路向東由蒙古入遼東。
  在遼東祖地重蓄兵力,編練精軍,以圖後事。至於另壹條路就是由山西往西,先入關中後掉轉向西,進甘肅立足。至於這兩條路可以同時進行,山西大軍如何調遣和分派壹切由鄂爾泰根據實際情況決定。
  此外,因為丟失山西之地,無論是撤向蒙古和關外又或者西進甘肅,也代表著清廷放棄了山西壹省。既然如此,鄂爾泰可以在山西進行物資、人口等各方面的掠奪,盡量以其充用,保證將來的反擊基礎。
  旨意中說的清楚,就算清軍撤離山西,那麽也必須給明軍留下壹個破爛而蕭條的山西,壹切有用的人和東西能帶走的就全部帶走,帶不走的直接毀了就是。尤其是地方的青壯、工匠等等,更是重中之重,只有這樣把壹個爛攤子留給明軍,這壹點既可以給朱怡成找點麻煩,也可以讓清軍撤離後保證未來的人力和物資資源。
  這種手段讓鄂爾泰驚愕不已,其實他當時朝著山西商賈下手就已經夠狠心了,說句實話他這麽做已經突破了清軍入關後的底線。要知道滿清除入關初期外,在之後的近百年內壹直以繼承前明為正統自稱,口口聲聲喊著滿漢壹體,更實施所謂的仁政。
  在康熙時期,還舉出了什麽永不加賦的口號,其目的就是為了籠絡天下人心。對於山西商賈更是如此,不僅給了他們皇商的地位和權利,甚至還把範毓馪豎立成標桿讓其享受榮華富貴。
  可這壹切都是假象,尤其是鄂爾泰這壹次出手更是徹底打破了滿清在天下人的假面具。鄂爾泰自然是清楚這點的,所以他幹這事時故意拉上了耿額,目的是為了分攤責任,同時也利用耿額的身份讓其幫自己在建興那邊周旋壹二。
  做了這樣的事,心裏不慌是不可能的,可鄂爾泰萬萬沒想到的是朝廷那邊非但沒有以此責備自己,反而下了這麽壹道聖旨給他,這道聖旨壹下等於是變相承認了鄂爾泰所作所為的正確性,甚至還進壹步,把滿人老祖宗的手段全拿了出來,變本加厲地以直接掠奪和破壞來對抗大明。
  “皇上……這真是您的意思?”想到這,鄂爾泰心中倒是有些欣喜,他之前之所以有些不敢相信,那是因為他對於建興皇帝了解甚深,這位皇上當年可是有八賢王之稱的皇子,其賢名在天下可是人人皆知。雖然在謀奪皇位中,建興的手段可圈可點,行事也頗為果斷,可實際上建興獲得權利後並未大舉屠刀,除了殺了少數幾個人外,其余壹切如舊,就連當年和他爭奪皇位的幾個兄弟也未做出過分之事。
  對此,鄂爾泰雖然覺得建興有能力,但在性格上卻有些軟弱,如果是在太平年間,以建興的才能定是壹位賢君,可是現在大清江山飄搖,建興的性格就成了弱點,而且他又有些優柔寡斷,僅從移京西安後的幾次決策就能看出。
  而現在,建興似乎壹下子就想通了,所謂非常之時當行非常之事。現在大清這個時候必須要有壹個果斷而有魄力的君主來帶領,就如同當年的太祖太宗壹般。
  大清原本就不是中原王朝,作為從白山黑水中走出來的部落而言,大清之所以當年強大,靠的就是鐵血的手段和無所不用才獲得的成功。
  眼下建興如此,倒是讓鄂爾泰感到欣慰,逐漸放下了心頭的疑惑後,鄂爾泰的整個人反而興奮了起來。他盤算許久,覺得建興這樣做恰恰是目前解決問題的關鍵,至少能保住大清最後的力量,就算全部退出神州,那麽大清也能依舊以壹個強大的政權力量控制住蒙古、遼東和西域各地,積蓄力量,以圖將來。
  有了皇帝的決策,鄂爾泰的心就此定了下來。接著他壹方面繼續調兵遣將同明軍交戰,穩固住防線,另壹方面開始著手布置起來。
  對於建興所提出的撤軍方案,鄂爾泰盤算後也決定依此而行,不過他的主要目標擺在了蒙古和遼東方向,至於甘肅那邊僅是派了壹支偏師,以協助在關中的清軍力量為其後援。
  主力撤向蒙古,鄂爾泰是做過考慮的。蒙古地大便於周旋,再加上控制蒙古等於讓清廷有了極好的兵員來源,雖然在關內蒙古騎兵現在對上明軍已占不到優勢,可是在草原上蒙古騎兵依舊是壹支強大的力量。
  再者還有漠北的羅剎國,這也是清廷需要爭取的力量。何況控制蒙古就能控制住遼東、西域的兩處重要通道,也只有蒙古在手,清廷才能借草原之地把控制區域連成壹片。
  定下方向後,鄂爾泰就開始著手辦理“移民”和物資的轉移,在眼下人口同樣是極其重要的,尤其是要撤出關內之後,如果沒有大量的人口基數和必要的工匠,清廷又拿什麽去和明軍抗衡?更不用說將來反擊關內了。
上壹頁

熱門書評

返回頂部
分享推廣,薪火相傳 杏吧VIP,尊榮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