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第壹臣

青史盡成灰

歷史軍事

在塵土飛揚的大路上,壹大壹小兩個孩子,緩慢前行。 他們的旁邊是空曠的原野,只有寥 ...

杏書首頁 我的書架 A-AA+ 去發書評 收藏 書簽 手機

             

第八百六十九章 瘋狂的大明科學家

大明第壹臣 by 青史盡成灰

2022-12-9 22:32

  土豆的大獲成功,在大明也產生了不小的影響。親自參與土豆種植的皇孫朱雄英,還被視作神童,皇室英才,甚至還有人在報紙上刊登出來,大加贊許。
  只不過這篇文章剛出來,下午就被拱衛司給拿了。
  下令的人正是老朱!
  倒不是老朱不喜歡人誇自己的孫子,可問題是孩子才幾歲啊?
  土豆種子是馬家父子拿命換回來的。種植方法也是大家夥摸索的,朱雄英就是跟著幹了點活,雖然也做了點記錄,但全都是張希孟和他師父夏知鳳指點的。
  就憑這點功勞,也能被吹上天?
  那樣壹來,豈不是遍地都是神童了?
  咱大明皇室,老朱家的人,不能帶頭幹這種混蛋的事情。
  不過朱元璋倒是對孫子很滿意,他勉勵朱雄英,在這條路走下去。等什麽時候,真正解決了難題,做出了貢獻,那時候才算有所成就。
  朱雄英自然很認同皇祖父的教誨。
  小家夥乖得不得了。
  朱元璋哈哈大笑,牽著朱雄英的手,去了徐達家裏。
  就在徐達的府上,燕王妃徐妙雲還繼續住著,而且她剛剛給朱元璋添了壹個孫子,也就是朱高熾。
  朱雄英出生很早,甚至比幾個小叔叔還大,所以他的字輩沒有來得及確定,只能這麽叫了。
  但是到了朱高熾這裏,終於進入了元素周期表的時代。
  朱高熾是火字旁,下壹輩就是土,然後是金,水,木……總而言之,是要生生不息,壹直傳承下去了。
  作為朱棣的長子,徐達的外孫,朱高熾這個小子受到的關註非常高,甚至連張承天都格外喜歡他。
  胖嘟嘟的,太招人稀罕了。
  許是同為胖子,惺惺相惜,張承天每次過來,都會給朱高熾帶禮物,還會抱著小家夥玩,連徐達都不得不承認,張承天這家夥,對自己這個外孫,還是真不錯。
  除了張承天之外,夏知鳳也會過來,她主要是看看徐妙雲……說來慚愧,朱棣在西域督兵,徐妙雲懷著孩子,沒法動身,現在生了孩子,也過不去……至於夏知鳳,她現在也是事情壹堆,張庶寧又在龍場辦學。
  說起來真有點同病相憐的感覺,她們湊在壹起,倒也有不少話。
  老朱今天過來,先是抱了壹會兒朱高熾,逗了小家夥壹會兒,就放著他睡覺了,才幾個月的孩子,除了吃就是睡,簡直無憂無慮到了極點。
  朱元璋看了半晌,臉上露出欣慰的笑容,悄悄退出來,朱元璋就對徐達道:“怎麽樣,咱想給妳的女婿加點擔子!”
  徐達壹怔,忙道:“燕王殿下的擔子已經不輕了,上位還要?”
  其實徐達的意思,妳還怎麽加啊?他都是藩王了,有自己的封地,兵馬。難道還能更高升壹步,讓他當儲君嗎?
  妳會廢了朱標?
  咱別開玩笑啊!
  哪知道朱元璋微微壹笑,“咱這些日子看倭國的消息,發現他們有個征夷大將軍,這個安排很有意思。”
  “征夷大將軍?就是架空國主的幕府?”
  朱元璋微微點頭,笑道:“放在大明,肯定不是這樣了……咱想以老四的勇武智謀,替大明征討蠻夷,壹統宇內。然後讓老大守家,看住咱們的基業,妳說如何?”
  徐達怔了怔,連忙道:“上位這麽安排,自然是好的,只不過他這個征夷大將軍,要征哪個夷啊?”
  朱元璋眨了眨眼睛,毫無疑問,這事要問張希孟了。
  就這樣,張希孟也被叫了過來,聽完老朱的設想,張希孟笑了。
  “主公,這要找蠻夷,那可太多了……但是臣以為並非每壹次的蠻夷,都需要討伐。”
  老朱笑道:“請妳過來,不就是討論這事嗎!總不能大明之外,舉世皆敵吧?”
  張希孟壹笑,“主公聖明……這些年的開拓探索,我們已經初步弄清楚了,那些僻遠的大陸,遠離文明,發展程度太低,基本上刀耕火種,還有許多使用石器,非常落後。對大明也沒有什麽威脅。針對這些地方,我們應該采取懷柔的措施,武力為輔,循序漸進,把他們納入華夏文明體系當中,並不需要太過費心思。”
  “真正需要提防征討的,無非是這麽幾處……河中的帖木兒,他的勢力快速膨脹,又挨著西域,必須征討。其次就是奧斯曼,這個國家鬥誌昂揚,地盤很大,勢力膨脹更快,不容小覷。其三,就是曼努埃爾提到的西歐,雖然他們也十分落後,但是不斷的征戰,讓他們擁有很強大的武力,不容小覷。”
  老朱聽完,略沈吟,就大笑道:“按照先生這麽說,放眼向西,除了拂林國,其實都可以算作蠻夷了?”
  張希孟微微點頭,確實如此。
  整個西方世界,還真就是東羅馬值得高看壹眼,驚嘆東羅馬和大宋壹樣的遭遇,還有小強壹樣的生命力。
  朱元璋微微嘆息,“先生,要是這麽說,老四的敵人可是不少啊!”
  張希孟點頭,“能者多勞,而且臣有個設想,如果僅僅以大明之財力,絕難支撐燕王,完成如此壯舉。”
  老朱壹笑,“先生有何高見?”
  張希孟道:“如今安南基本平定,如果順利的話,可以南下爪哇,然後向天竺進軍。”
  朱元璋心中壹動,“天竺?就是唐僧取經的地方?”
  “嗯,確實沒錯,天竺土地肥沃,物產豐饒,論起財富,不比中原之地差多少。如果能拿下天竺,近水樓臺,以天竺的財力,支撐大明兵馬,向西攻占埃及等地,然後和拂林國聯合起來,北上滅掉奧斯曼,向西討伐歐洲,全都得心應手,順理成章。”
  坤輿萬國全圖,早在三年前,就掛在了朱元璋的書房,張希孟,徐達的書房裏,也都有壹份。他們時常觀察海外情況,早就心裏有數。
  因此徐達道:“張先生,天竺那個地方我看過,確實是壹馬平川,水熱優越,物產豐富……但不知道張先生準備怎麽下手?還是以均田為主?”
  聽到均田倆字,張希孟連忙搖頭了,別開玩笑了,在三哥那地方均田,找死也不帶這麽玩的。
  因此張希孟就簡略介紹了壹下情況……像是安南、倭國、高麗,這些地方都是儒家文化圈子,在這些地方推均田,絕對有跡可循,會有人支持,而且是瘋狂支持。
  可是到了三哥那邊,事情就非常麻煩了。
  他們相信的東西,和儒家文化圈子全然不同。
  雖然儒家也強調君君臣臣,父父子子,但還是講王子犯法與庶民同罪。
  可是到了三哥這裏,人家當真是把這條路走到了極致。
  三哥那邊,不光把人分成了四個等級,還把職業給固定了。
  而且他們還圍繞著種姓,發展出了嚴密豐富的論述。
  他們認為世界的意義,在眾人和眾神的平衡……說白了,就是各安其業,老老實實,幹自己的事,這樣就會得到福報,在輪回中獲得壹個優先級,拿到個好位置。
  像朱元璋這種,明明是賤民,卻要起義奪權,那肯定是違背了自身的職責,是要受到懲罰的。
  三哥的老百姓,是不屑於幹這麽丟面子,失功德的事情的。
  因此在三哥的種姓制度下,居於頂層的婆羅門,只負責宗教祭祀,再說的直白點,就負責撫育心靈,治療精神內耗。
  他們說的都是應該怎麽辦……至於現實中,需要怎麽做,他們是不知道的。因為他們就是高高在上的思想者。
  如果下去實踐調研,兩腳都是泥,豈不是成了賤民!
  那是萬萬不行的。
  在這幫清談貴族之下的剎帝利,掌握著武力,世代傳承,輩輩為將……拋開開掛電影不談,他們的戰鬥力如何呢?
  大約就是八旗子弟又多傳承了壹千年,遍地松二爺,提籠養鳥,天下第壹,讓他們打仗,對不起了,咱不是幹這個的。
  在這二者之下,就是壹群臭打工的,全都是給老爺們幹活的。妳想這些幹什麽,這輩子老老實實受苦,下輩子好原地飛升。
  想多了,是會下地獄的!
  就在這麽個等級森嚴,又不思進取的地方,想要簡單靠著均田,就打開局面,那是無論如何,也不可能的。
  三哥們習慣的方式是非暴力的,因為非暴力,靠著吐沫星子,不停地說,那是婆羅門幹的事情,他們學著婆羅門,也就是精神婆羅門了。
  那是身份地位的躍升,至於打仗殺敵,染了壹身血,又臟又累,那不是賤民嗎!
  朱元璋眉頭緊皺,徐達困惑不已。
  他們還是太年輕了,這世上怎麽會有如此奇葩的地方?
  “先生的意思,可以讓老四想辦法經略天竺?然後以天竺的財富,向西進軍?”
  張希孟微微點頭,其實說起來,他教給朱棣的那套東西,真正的用武之地,就在天竺!
  朱元璋決定下旨,立刻讓朱棣回京,看看他的胖兒子,然後商議南下事宜。
  而就在這時候,夏知鳳找來了,事情很緊急,甚至等不到張希孟回府。
  夏知鳳見到張希孟,就急匆匆道:“師父,明天陶成道就要上天了,我也勸不住,您老人家可要想個辦法。他那個蛇形車還沒上天,就會爆炸的,人肯定會屍骨無存的!”
  張希孟壹怔,莫非是火箭飛升第壹人?這事可要管管啊!
上壹頁

熱門書評

返回頂部
分享推廣,薪火相傳 杏吧VIP,尊榮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