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稍候...关闭

大明第壹臣

青史盡成灰

歷史軍事

在塵土飛揚的大路上,壹大壹小兩個孩子,緩慢前行。 他們的旁邊是空曠的原野,只有寥 ...

杏書首頁 我的書架 A-AA+ 去發書評 收藏 書簽 手機

             

第九百壹十七章 功德圓滿

大明第壹臣 by 青史盡成灰

2022-12-9 22:32

  帖木兒敗了,大明走向河中,超越盛唐,問鼎天下的最關鍵壹步,就這麽成了。
  對於大明朝的君臣百姓來說,都有點意料之外。
  冠軍侯確實厲害,但能如此不動聲色,就除掉這個最大敵人,藍玉到底是怎麽做到的?
  難不成咱們冠軍侯用兵如神,神勇無敵,像是關老爺壹樣,策馬奔騰,直入萬馬軍中,砍下了帖木兒的腦袋,然後得勝而歸?
  幾乎壹剎那,就有人按照斬顏良誅文醜的模式,來吹捧藍玉了。
  只不過隨著更多的消息傳來,這壹戰的詳情越來越多,朝堂之上,終於明白了藍玉的布局。
  大家夥也不得不承認,此時的藍玉用兵,和壹個人真有些相似,這人就是太師張希孟!
  誰都知道,張希孟不擅長軍事,但是哪怕徐達常遇春都承認,他們鬥不過張希孟。
  將中無人比得上常遇春,帥中無人趕得上徐達,但是將帥之上,還有壹重境界,那就是真正的軍事家,總體戰的大師。
  毫無疑問,張希孟就是這個級別的人物,布局謀篇,天下第壹。
  藍玉追隨張希孟多年,又多次領兵,他壹直追逐的就是張希孟的境界。
  而這壹次,藍玉確實做到了。
  誰能想到,藍玉在河中和帖木兒對峙,另外壹方面,卻派遣人員,去聯絡金帳汗國。
  沒錯,就是四大汗國之壹的金帳汗國。
  此時的金帳汗國已經不復當初的盛況,剛剛被羅斯擊敗,迅速崛起的帖木兒帝國也威脅著金帳汗國的安全。
  曾經誰都打不過的蒙古鐵騎,如今誰都打不過。
  藍玉摸準了蒙古人的脈,不斷派遣使者前往,甚至在連續兩次失敗之後,藍玉還是不改主意。
  他派遣馮國勝,繞道直插高加索地區,通過展示武力,終於和金帳汗國取得了聯系。
  但是接下來雙方的溝通並不順暢。
  主要的問題在於金帳汗國,他們認為大明推翻了元朝,又滅了北元,和他們是仇敵。金帳汗國無論如何,也不能幫助大明。
  不過馮國勝很快判斷出了金帳汗國真正的擔憂。
  他們害怕大明滅了帖木兒之後,會繼續攻伐他們。
  所以金帳汗國同時也在溝通帖木兒,希望雙方講和,能夠共同對付明軍。
  事情到了這壹步,已經很危險了,包括朱樉、朱棡,還有幾位將領在內,壹起建議藍玉,果斷出擊,不能寄希望金帳汗國,萬壹他們都聯合起來,大明的處境就不妙了,甚至會重蹈大唐復轍。
  面對著內外質疑,藍玉表現出了壹個傑出將領的戰略定力。
  讓當下的蒙古人同心協力,那是做夢!
  大明急攻,彼等或許還會合兵,但若是按兵不動,這幫人勢必相互攻伐,陷入內亂。
  事實證明,藍玉的判斷非常精準。
  帖木兒垂涎金帳汗國的地盤,不願意割讓土地講和。
  幾乎與此同時,金帳汗國還面臨著羅斯的反攻,西線不斷丟失土地。
  而就在這時候,又壹個關鍵的變量被藍玉拉了過來,那就是奧斯曼帝國!
  鬼知道藍玉用了什麽手段,居然能把奧斯曼變成大明的盟友。
  甚至在這段時間裏,朱棣在天竺高歌猛進,收攏了許多土邦,從南線包圍了帖木兒帝國。
  這事情就很有趣了。
  天竺作為壹個地名,在孔雀王朝之後,長期陷入四分五裂之中,邦國林立。
  朱棣在進軍天竺之後,快速獲得了壹大批天竺人的支持。
  壹向名聲很臭的朱棣,這壹次竟然備受尊重,哪怕他四處搶掠,搜刮了那麽多民脂民膏,依舊被壹些天竺人死命支持。
  這事情怎麽都透著詭異。
  但是仔細了解之後,又會覺得順理成章,簡直再正常不過了。
  朱棣的手段也很簡單,因為要經營海外,光靠著大明這點人,那是不行的。倒不是說大明人少,而是向海外移民,成本太高,而且還要熟悉當地文化,了解風土人情,沒有十年之功,根本做不到。
  所以朱棣大膽啟用了壹批天竺人。
  而且朱棣挑選的還是剎帝利和吠舍種姓……天竺種姓,把人分成了四個大的種姓,在四大種姓之下,還有多達千余個亞種姓。
  甚至在某地買菜的是壹個種姓,賣茶水的又是另壹個種姓……極致的細分,讓天竺壹地雞毛的同時,又格外穩定,任何外來力量,都難以撼動。
  朱棣就利用這個特點,收編了壹批剎帝利和吠舍。
  想提升待遇不?想躋身上層不?
  只要跟著大明幹,聽我的安排,保證妳們身份越來越高,權勢越來越大……雖說天竺人沒有沖破種姓制度的勇氣,但是向上爬,成為人上人的沖動,還是有的,而且很強烈。
  就這樣,朱棣獲得了壹批天竺人的堅定支持。
  怎麽形容呢,朱棣就是壹個空降的大少爺,而這幫人都是朱棣的管家,替朱棣管理地方,統領兵馬,治理民眾。
  面對此情此景,朱棣都無話可說了。
  怎麽早沒有發現啊,這個天竺,簡直就是天生的奴仆!
  他們這套種姓制度,簡直太適合外來勢力拿捏掌控了。
  統治起來成本也非常低,甚至不需要安排多少兵馬,只要利用不同地區,不同種姓,讓他們彼此牽制,也就足夠了。
  帶嚶統治印度的時候,也就靠著九千名公務員罷了。
  作為跟張希孟大缺大德的繼承人,朱棣很快就給朝廷寫了壹份上百頁的奏疏。針對天竺的狀況,朱棣建議,以後經略各地,尤其是印度洋周圍這壹圈,全都采用大明為主,天竺為仆的模式。
  也就是說,大明當董事長,天竺人當總經理,利用他們,去管理地方,省時省力,效果極佳。
  為了證明自己的理論,朱棣還動員了壹支多達十萬人的兵馬,就是以壹些天竺人充當骨幹,然後統禦其他兵馬,壹起北上。
  至於真正的明軍,只有五千人不到,主要充當監軍的任務。
  藍玉的等待,終於取得了效果,金帳汗國認為自己的威脅還是來自西邊的羅斯。而帖木兒壹旦打贏了大明,他未必會向東進軍,但是北攻金帳汗國卻是壹定的。
  所以他們抽出了五萬人,從鹹海繞過來,圍攻帖木兒。
  在西邊,奧斯曼帝國也派出了壹支強大的騎兵,威脅帖木兒的後路,再加上南線的朱棣。
  藍玉終於完成了對帖木兒的包圍。
  毫無疑問,他在大勢之上,已經贏得了勝利。
  但是藍玉腦筋依舊很清楚,不管在大局上面,贏多少,如果雙方決戰,自己有壹點失誤,被帖木兒抓到了漏洞,依舊可能遭到慘敗。
  道理很簡單,就是這麽龐大的戰場,四方兵馬,很難統壹行動,互相配合。甚至大概率會被各個擊破。
  但也不能不認為藍玉做的是無用功,恰恰相反,在遠離本土,後勤支援非常困難的地區,同強大的敵人做戰略決戰,如果不能充分爭取每壹分優勢,戰敗的可能性只會更大。
  唐朝就是前車之鑒。
  當然了,藍玉也不光是聯絡四方,他還身體力行,進行屯田,尤其是廣泛種植土豆地瓜。不得不說,這種高產作物,確實是幫了大明太多。
  妳可以不吃,但是用土豆地瓜養豬,殺了吃肉,也是好的。
  藍玉在西域幹得最多的,就是屯田。
  再和帖木兒開戰之前,藍玉的八成軍糧,全都靠著當地解決。
  另外藍玉還幹了壹件事情,他從手下分出了三萬女真騎兵,直接交給了金帳汗國。
  藍玉的這個舉動爭議很大,有人認為他把能戰的女真兵讓出去,非常不智。而且金帳汗國拿到了這些人,沒準也會成為大明下壹個敵人,藍玉是養寇自重。
  但不管怎麽樣,藍玉還是做了,而且果然收到了奇效!
  金帳汗國的蒙古人早就不復當年的血勇,被羅斯打得節節敗退。
  而此刻給他們送去壹批更加驍勇的女真人,金帳汗國瞬間滿血復活,信心暴漲。
  他們正好靠著這壹支兵馬,對付羅斯人。
  但是要想出兵羅斯,就要先解決掉帖木兒。
  出乎所有人預料,金帳汗國竟然主動向帖木兒發起了攻擊……河中大戰,終於爆發了。
  所謂臺上三分鐘,臺下十年功。
  布局到了這個地步,藍玉的勝算已經非常驚人了,甚至可以說是唾手可得。但是藍玉還不肯罷休,他又翻出了另壹張牌!
  那就是帖木兒手下的將領。
  原來在長期的對峙中,藍玉已經悄無聲息收買了幾個帖木兒的愛將。帖木兒的調動,他壹清二楚。
  這種不講武德的行為,簡直讓人瞠目結舌……虛假的冠軍侯,橫勇無敵,以壹當萬,沖陣殺敵,如入無人之境。
  真實的冠軍侯,手段齊出,明槍暗箭,壹齊招呼,絕對不講武德。
  帖木兒能打不假,但這個時候,他又暴露出壹個巨大的漏洞。
  由於崛起太快,手下人三六九等,非常復雜,藍玉通過壹些夷商,收買起來,也不算困難,還沒開戰,就被滲透得和篩子壹樣。
  “先生,藍玉的用兵之法,怕是有妳的五成功力了。”朱元璋由衷感嘆道。
  張希孟眨了眨眼睛,“七成,至少七成!”
  老朱忍不住哈哈大笑,“這回終於可以名正言順,鑄造金鼎了。”
  張希孟渾身壹震,也終於點頭,“是啊,終於功德圓滿,大禹之後,新的篇章到來了!”
上壹頁

熱門書評

返回頂部
分享推廣,薪火相傳 杏吧VIP,尊榮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