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廚

二子從周

歷史軍事

大宋皇祐四年,壬辰。 西蜀王小波李順起義已經過去五十七年,盜販茶鹽的現象又重新開 ...

杏書首頁 我的書架 A-AA+ 去發書評 收藏 書簽 手機

             

第壹千八百零九章 舊城改造

蘇廚 by 二子從周

2021-7-9 21:49

  上官均是差點當上大宋狀元的人,他只是忠直,並不是傻。
  因此趙煦擔心和章惇期待的事情,並沒有發生,相反,上官均在朝會上表現得很淡定,甚至和群臣壹起恭賀趙煦為天下太平所付出的巨大努力,和對遼國百姓壹視同仁的高尚情操。
  不過朝會之後,上官均請求趙煦私下接見,趙煦也同意了他的請求。
  能力不論,對於保守派的人品,趙煦比改革派更加信任,因此趙煦也給上官均看了不武之謀。
  上官均看後卻糾結了,宋國司徒這是傳授君王機詐之道,與儒家對君上的要求背道相馳。
  但是妳不得不說,這樣做的效果卻非常好,好到上官均雖然心中感覺有些不妥,卻也沒臉說出這樣做不對的話來。
  而且以司徒壹貫的品行,說他導君入惡,只怕天下人都會不以為然。
  只好拱手道:“大宋對待邦國,臣以為壹向是以至誠貫之,即便司徒收南海、平西夏,我大宋都穩拿道義。”
  “陛下登極以來,唯求真而尚實,不好大以虛功,善待邦國,以誠以信,籠絡蕃部,惟德惟仁。”
  “是故黑汗風伏,韃靼喜附,女直入貢,吐蕃傾心。此為德勝。”
  “然臣觀司徒今日之謀,無論如何都稱不得唐皇正義,反倒頗有春秋列國君臣之嫌。”
  “聖人著《春秋》,壹語而概之,為無義戰,為無德稱,為唯利是圖。聖人生於亂世,感憾道德之日下,故申憂憤而述作。”
  “今我大宋國勢升騰,四海崇望,疆域之廣超漢邁唐,賦稅之豐盈倉積廩,而民用不加,天下慰足,陛下功業,越前人多矣。”
  “當年王相公所言民不加賦而國用足,得見於今日。此明君賢臣運籌之力,我大宋雖三歲童蒙,亦盡知盛世降臨。”
  “其間功業、德行,先帝、宣仁以下,司徒為最,故非臣所敢置喙妄議。”
  “而以臣老朽之愚,亦難測司徒淵海之智。故冒昧請問,司徒是如何與陛下解釋此舉的?”
  趙煦笑道:“學士持疑即發,不為隱晦,朕欣賞愛卿的,最是這壹點坦誠。”
  “司徒解釋不武之謀,其實只用了四個字——內聖外王。”
  “這裏有兩層意思,壹是以華夏綱憲,倫常正朔,文明取向分內外。”
  “對於擁護我華夏綱憲,倫常正朔,文明取向的邦國,我大宋以聖道導之,高麗,日本,吐蕃是也;”
  “對於反對我華夏綱憲,倫常正朔,文明取向的邦國,我大宋以王道克之,交趾,西夏,青唐是也。”
  “其二,大國之國策走向,法令制定,戰略規劃,以理念舉措分內外。”
  “理念為聖,舉措為王。”
  “國有兵刑,民有賦役,如違禁抗役,則以兵刑加之,斯亦不仁。”
  “然今日乃大爭之世,非上德之時。故賦役不可免,而兵刑未可消。”
  “唯制法之理念,乃秉天理而順人情,克人之所惡,制壹人之力所不能止者。”
  “唯興兵之正道,乃守五常而維綱憲,宣人之所善,伐他國之君所不能施者。”
  “兵刑所加,是為措天下於安晏,致人間以太平。”
  “至於機巧險詐,此固兵家損人利己之術,是恢內聖之心而持不祥,守仁義之操而行王霸,死生之地,不得不為耳。”
  上官均久久無語,終於嘆息壹聲:“臣願陛下牢記此對,後如有違,則臣不得不以今日相諫。”
  趙煦搖頭:“不然,即便朕今後行事無違,愛卿亦當時時提醒,使朕永懷此心。”
  上官均不禁肅然離座,對趙煦恭恭敬敬深施壹禮:“吾皇聖明。”
  送走了上官均,漏勺從帳後出來,趙煦長舒了壹口氣:“可以理屈,不可以利動,上官學士其謂歟?”
  漏勺躬身,也模仿上官均壹臉嚴肅地道:“臣願陛下牢記此對,後如有違,則臣不得不以今日相諫。”
  “妳?”趙煦不禁熟練地翻了個蘇式白眼:“司徒我都不指望,敢指望妳直諫?”
  漏勺笑道:“諫言又不是只有直諫壹途,非要搞得君臣失態如閭裏匹夫罵大街,或者如廟中左右金剛般對峙持重才算諫?我不認為那樣的方法是什麽好方法。”
  趙煦也不禁好笑,聽司徒說過當年那些名臣的舊案,扯著仁祖噴唾沫星子仁祖還不敢舉袖子擋,實在是太可怕了。
  “就知道說嘴,圖紙怎樣了?”
  “設計好了。”漏勺將手裏捧著的壹卷工程圖打開:“這是根據父親營造大名府校場小區設計的方案,算是開封舊城改造的第壹個規劃,陛下請過目。”
  圖紙上是壹片巨大的小區,乃開封城上風上水之地。
  開封府有三圈,最中心的是宮城,也就是禁宮所在。比如著名的宣德門,就是宮城的南大門。
  第二圈叫州城,也就是內城,諸多王公大臣宅邸如宰執八位,絕大多數朝廷的辦事機構如尚書省秘書省禦史臺開封府衙太常寺,各種皇家宮觀如景靈宮興國寺大相國寺,各大倉庫內藏庫左右藏庫,大型的娛樂會所商務機構如礬樓潘樓,還有無數的高級民宅,都在這裏邊。
  最外圍壹圈叫羅城,也就是外城,地價稍微便宜壹些,比如州城西南門宜秋門外頭,蘇家最早的宅子就在其中,如今是趙煦新召入的侍讀,蘇軾次子蘇迨的居所。
  如今的開封越發的大了,外城外頭也有不少著名的地方,比如金明池就在羅城之外西南,玉津園就在羅城外正南,此外還有諸多的園林,也是春秋兩季開封人喜歡遊賞的地方。
  內城可謂寸土寸金,然而在內城東北角,卻有壹處處女地,地勢較高不說,還有大量荒林,乃是壹處廢土丘,占地足有兩千多畝,有個名目叫“山周十裏”,卻只有兩座寺廟。
  開寶寺就是其中之壹,裏邊有個褐色琉璃瓦貼面的寶塔,那就是著名的開封鐵塔。
  之所以荒涼,說起來原因很簡單——地勢較高,打水不方便。
  當年開封鬧洪水,高滔滔就被趙頊送到開寶寺避水,滿城內澇那裏都淹不著。
  趙煦看著圖紙表示倍感舒適:“還是李誡和沈括靠譜,要是按照十壹那樣搞法,今年的內庫都不要想有收成了。”
  現在有了動力機械,弄幾個提水站不是問題,為了解決開封舊城格局混亂,火災隱患嚴重的問題,趙煦準備對舊城進行大規模改造。
  但是要改造就得有地方騰挪,開封州城內唯壹還能夠騰挪的地方,差不多就是這片區域。
  剛開始趙煦本著肥水不流外人田的主意,將之交給了趙佶來玩,結果這娃將這裏設計成了皇家園林,取名艮嶽。
  那真是漂亮豪華得壹逼,要是蘇油見到,立刻就能認出來,這貨另壹個時空裏將圖紙變成了現實,萬歲山,芙蓉池,北宋以此為標誌,進入滅亡的快車道。
  趙煦當然不會如趙佶那般胡鬧,他搞這個是要掙錢的,就跟當年蘇油拆遷開封諸內工坊壹樣。
  這片地方占地足有整個開封府內城除宮城外面積的二十六分之壹,足有兩個大坊的面積,要是撤內宮周圍的民戶實之,都能讓宮城擴大壹半。
  當然這等美事兒趙煦是不用想的,真要是為了擴宮城而開發那裏,朝臣們恐怕要紛紛上章表示反對了。
  因此最後還是得用司徒開發蘊州的路數,修建成環境幽雅的小別墅,形成新的建築風潮,讓開封府的建築從木質朝磚石結構轉化,搬遷壹些臨街住戶,將幹道擴寬,解決部分交通擁堵問題就差不多了。
  漏勺至今還管著將作監,這是此次大工程是施工單位。
上壹頁

熱門書評

返回頂部
分享推廣,薪火相傳 杏吧VIP,尊榮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