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禎十五年

韭菜東南生

歷史軍事

1642年,大明崇禎十五年壹月。 松山。 冬日的陽光冰冷的照射在山頂的皚皚白雪之上, ...

杏書首頁 我的書架 A-AA+ 去發書評 收藏 書簽 手機

             

第724章 撤兵

崇禎十五年 by 韭菜東南生

2022-1-10 19:57

  侯寶卻是不懼,他自認勇力,壹個小小的年輕明軍,他完全不放在眼中,獰笑道:“找死!”當頭就是壹刀。
  “當!”
  雙刀交錯,火星四濺,明小兵擋不住他的巨力,踉蹌的向後退了壹步,手中長刀幾乎掉地。
  侯寶得理不饒人,下壹刀就準備取明小兵的性命,不想壹刀竟然是砍了壹個空。那個明小兵的身形靈活,完全超乎他的想象,比極其飄逸的步伐,閃過了他這壹刀。壹刀走空,侯寶就感覺不妙,側身想要橫掃,但小腿巨疼,本能的發出壹聲慘叫,整個人站立不住,猝然摔倒,鮮血噴濺之中,他才明白,自己小腿竟然硬生生地被那小明兵砍斷了,身為甲喇章京,侯寶身穿雙重鐵甲,但小腿以下,卻是沒有甲的,明小兵這壹刀又狠又快,明著向上,其實卻是向下,準確的砍中了他的小腿。
  “啊~~”
  侯寶扔了刀,抱著噴血的小腿,殺豬壹般的叫。
  也就在這壹刻,他看到了明小兵鄙夷的眼神,那不止是在鄙夷他的刀法和武藝,更是在鄙夷他的靈魂。
  侯寶的叫聲並沒有完全揮灑出來,因為那明小兵已經壹腳踩出了他,刀尖在他脖子上準確壹抹,鮮血飛起,侯寶慘叫聲都沒有叫完,就直接去見了炎王。
  明小兵再順勢壹刀割下侯寶的首級,高喊壹聲:“狗頭參將,死了!”用壹桿長槍挑了,插在了胸墻上。
  侯寶的甲喇章京,相當於是大明的參將,明小兵不認識侯寶,但從他的盔甲裝束,卻也知道他是壹個甲喇章京。
  又有兩個長槍兵戳起侯寶無頭的屍身,奮力扔到胸墻之外。
  明軍歡呼。
  侯寶是漢軍正紅旗的甲喇章京,旗主金礪的外甥,也是漢軍正紅旗中後起的勇將,更是這壹次強渡的先鋒將領,想不到卻折在了胸墻上,見到他呲牙咧嘴的首級被挑在了長槍上,無頭的屍身從胸墻後被扔出,漢軍正紅旗都是心驚,士氣大受影響,紛紛後退。
  見到侯寶首級,剛剛上岸的金礪目瞪口呆,跟在他身邊二弟金俊卻是疼的大哭了出來:“啊呀,我的外甥啊~~~”
  胸墻後。
  朱慈烺看得激動:“將門虎子,佟定方,好樣的!”
  原來明小兵乃是中軍官佟定方。
  佟定方將門世家,少小習武,武藝不是壹般,正常情況下,他是不會離開太子殿下身邊的,但今日情勢危急,為了緊守各處胸墻,太子殿下不但把他,甚至武襄左衛指揮使宗俊泰都派到了胸墻邊。而佟定方不負眾望,壹上來就擊殺了漢軍正紅旗甲喇章京侯寶。
  侯寶戰死,首級還被挑在長槍上,對建虜軍心是壹個極大的打擊。
  ……
  對岸。
  白色團龍大纛之下,多爾袞臉色發青,但並非是因為侯寶的戰死,而是因為他發現,在明軍猛烈的炮火之下,河上的木筏,正在逐漸減少中,不知道明軍使用了什麽辦法,總之他們的火炮異常的準確,每壹輪炮擊過後,在掀起火花和水柱的同時,河面上漂浮的木筏,都會減少壹些,照這麽下去,用不了多少,河面上的木筏就會壹具也不剩了。
  “主子,妳快看!”
  身邊的蘇克薩哈忽然叫了起來,多爾袞擡頭望,只見上遊的方向,又出現了許多白帆。
  白帆就意味著明軍的船只又出現了,而明船就是火船。
  多爾袞微微色變,正要發令岸邊火炮,瞄向上遊,轟擊明軍火船之時,馬蹄聲急促,壹名探騎急急奔來,在他面前翻身下馬,單膝下跪,氣喘籲籲的報告:“報主子,明軍主力忽然於半途返回,其前鋒騎兵,據此已經不過是十五裏了!”
  眾將都驚,十五裏,意味著明軍騎兵很快就會出現在對岸,而看現在的情勢,大清要想在這麽短的時間裏,攻破明軍的壕溝和胸墻,突破運河,幾乎是不可能的,而這就意味著,大清今日聲東擊西的突襲戰,失敗了,壹旦明軍主力返回,大清要面對的,就將是壹場硬碰硬的渡河之戰了。
  這些都是眾將敢想的,眾將不敢想的是,睿親王是今日的指揮者,今日戰事的失敗和挫折,就是睿親王的失敗和挫折……兩黃旗和正藍旗的將領無所謂,正白旗的將領卻是不能眼睜睜地看著戰事失敗,以至於墜了主子的名聲和威望,於是紛紛請戰:“主子,給奴才壹個牛錄,奴才壹定突破!”
  其中,薩弼圖和博爾惠兩兄弟最是踴躍,兩人都是滿洲正白旗勇士,為多爾袞的心腹,驍勇善戰,面對今日困境,當然要為主子分憂。
  多爾袞臉色凝重,微微搖頭:“不必了,傳令,撤兵吧。”
  此言壹出,所有人都是大吃壹驚,雖然大清並非沒有遇到過挫折和敗仗,如第壹次寧錦之戰和松錦之戰的前期,但總體上來說,大清這些年壹向都是戰無不勝,攻無不克的,今日面對運河,面對不過幾千的明軍,在計策成功、擁有絕對兵力優勢的情況下,卻不能渡河,這實在是少有的事情啊,對睿親王的威望,絕對會有損失。
  “主子!遠沒有到撤兵的時候啊……”
  正白旗的將領都跪下了,兩黃旗和正藍旗的將領則是扶劍默然。
  “我軍銳氣已失,再戰下去,不過是增加無謂的傷亡。”
  多爾袞的態度卻非常堅決,他冷冷道:“傳令吧,令渡河的將士,全部撤回,擇日再戰。”
  正白旗將領相互壹看,只能哀嘆地說道:“嗻。”
  多爾袞則是轉身,面無表情的向後面的高臺走去——沒有渡河成功,他這個現場指揮者,責無旁貸,必須親自向黃太吉請罪。
  ……
  “當當當當~~~”
  壹聲令下,鳴金之聲響徹運河東岸。
  正準備渡河或者已經登上木筏的建虜兵,紛紛回轉身子,往河岸後方撤離,明軍炮火猛烈,站在木筏之上,等於就是活靶子,只短短半個時辰,就有數百人被明軍的炮彈砸的血肉橫飛,又或者是掉入河水之中,撲騰兩下,隨即不見蹤影,能僥幸被救上岸的人,極少極少。
  準備渡河的人撤退,那些已經渡河,正在明軍胸墻下,激烈搏殺的漢軍旗和朝鮮仆從軍士兵更是如逢大赦,紛紛往河邊狂奔,其實,貓在胸墻下猛攻的漢軍旗和朝鮮仆從軍,面對始終難以攻破的胸墻,早已經疲憊和失去銳氣了,但建虜軍紀殘酷,潰敗者,將官死,士兵十人殺壹,所有家人都罰為奴隸,因此,沒有人敢潰散和逃跑,現在聽到鳴金退兵之聲,所有人便再也忍不住,潮水壹般的向河邊跑。
  明軍士氣卻是大振,鳥銃,弓箭,佛朗機炮虎蹲炮,凡是還能鳴響的火器,都在這壹刻傾射而出,對敗退的敵人進行打擊。
  雖然是敗退,相比之下,漢軍旗更有組織,他們護衛著軍中的主要將領,邊打邊退,朝鮮仆從軍卻是撒丫子壹窩蜂的逃,等到了河邊,他們發現,漢軍旗有木筏的優先使用權,他們根本沒有資格登上木筏,而明軍的炮彈,不斷的砸在河邊灘頭,將逃無可逃,避無可避的朝鮮仆從軍砸的血肉橫飛。
  朝鮮仆從軍如此,漢軍旗也不好受,因為他們忽然發現,河中的木筏忽然少了很多,更要命的是,河面上忽然又出現了十幾艘的明軍船只,明顯是明軍又壹波的火船,雖然己方的大炮,不住的轟鳴,試圖將他們擊沈,漢軍鑲黃旗固山額真劉之源更是命令五六只木筏向前堵截,不惜壹切攔住他們,但效果看起來並不好,明軍只有兩三艘船只被擊中,隨即燃起大火,而其他船只繼續鼓著風帆,順流而下,很快就燃起大火,整個河面都處在被封鎖的危險中。
  漢軍旗爭先恐後的上筏,隊列終於是徹底的大亂。
  “殿下,出擊吧。”死裏逃生,反敗為勝,眾將激動的向太子請戰。追殺敗兵,正是擴大戰果的好機會啊。
  朱慈烺心中亦是激動,今日之險,幾乎是從懸崖邊被拉了回來,差點就巢傾卵覆,不過他腦子卻是清楚,建虜雖然退兵,但實力猶在,而己方損失也是極其慘重,如果河邊的漢軍旗困獸猶鬥,說不定會給己方造成不應有的傷害,於是說道:“不急,先轟他壹陣再說。”
  “砰砰砰砰~~”
  明軍火炮肆意揮灑,將那些沒有能登上木筏的建虜砸成殘肢血肉,河岸灘頭上,鋪了壹層的屍體,眼見大部建虜都已經登上木筏,岸邊只剩下三分之壹,朱慈烺高舉寶劍:“殺~~”
  殺聲震天,明軍跳出胸墻,越過建虜填埋的壕溝,追殺此時已經別轟的潰不成軍,還沒有過河的漢軍旗和朝鮮仆從軍。這是壹場沒有懸念的戰鬥,灘頭上的建虜兵已經是毫無抵抗能力,朝鮮仆從軍更是扔了武器,跪在地上,集體投降,漢軍旗也只是稍作抵抗,見渡河無望,便也跪地投降,對岸的建虜也是狠辣,見己方無法救援,幹脆就使用大炮猛轟,試圖將己方的殘兵和明軍壹起轟死……
  ……
  此戰,從中午壹直進行黃昏,建虜過河的漢軍旗加上朝鮮仆從軍,壹共萬余余人,但最後活著回到東岸,不過四千人,折損了壹半的兵力,河水都變成了汙濁的紅色。這是自去年擊退建虜入塞之後,又是壹次大明少有的勝利,尤其是在人數處於劣勢,種種不利之下,依然成功擊退了建虜的強渡,對大明的軍心士氣是壹個極大的提升。相反,建虜卻是人人沮喪。
  朱慈烺在激動之余,卻也忍不住暗叫僥幸,如果沒有堵胤錫,這壹戰肯定就敗了,運河失守,京南五百裏之地,都將變成建虜和跑馬場和擄掠地,黃太吉詭計,果然是多端,不說楊文嶽,就是自己當時在現場領兵,怕也是會忍不住帶兵去救援香河的。
  幸虧有堵胤錫。
  另外,大明在河岸邊的堅固工事和犀利火器也發揮了重要的作用,若不然,即便堵胤錫狡智百出,有火船和疑兵,也是無法堅守到援兵來臨的。
  某種程度上講,此戰的意義,遠遠勝過去年殲滅阿巴泰之戰,不唯是以少打多,更因為此戰中計的是大明,而不是建虜,最後大明卻逆勢反轉,對大明以後迎戰建虜的信心,有極大的幫助。
  “殿下~~”
  直到大局底定,建虜潰兵被殺了壹個差不多了,堵胤錫才從自己負責的防區退了下來,前來拜見太子,並非是他大膽,而是朱慈烺到達戰場的第壹道命令就是,眾軍各守其職,任何人都不許來見我。現在戰事告壹段落,堵胤錫終於可以來見了。
  雖然在拜見太子之前,堵胤錫整理了官帽和官袍,並且用濕布擦了臉,但血紅的眼睛和臉上的疲憊卻清楚說明了他在這段時間裏的煎熬。
  不等堵胤錫行禮,朱慈烺就雙手扶住了他。
  “先生,辛苦了!”
  若沒有堵胤錫,通州段怕是已經陷落,整個大明都會陷入極度的被動和巨大的損失之中,堵胤錫,功莫大焉。
  被太子稱為“先生”,堵胤錫吃了壹驚,急忙道:“臣豈敢……”
  “不,妳當得起。”朱慈烺扶著他的手臂,淳淳說道:“日後還要仰仗先生。”
  堵胤錫從太子雙眼裏看到了巨大的期翼和信任,心頭不由壹熱:“殿下厚愛,臣敢不效死?”
  堵胤錫之後,賈悌和李正光先後來拜見,壹場血戰下來,兩人都是浴血,賈悌肩膀中了壹箭,還吊著胳膊,不過精神卻極好,作為保定兵,賈悌大約從來都沒有這麽酣暢淋漓的大敗過建虜。而這壹切,除了堵大人的謀劃,那就是太子殿下定下的壕溝和胸墻之功啊,最初他是不明白的,好好的壕溝,為什麽要挖成M形,浪費人力和時間呢?今日血戰壹場,放才明白其中的威力和用意,對太子殿下,不由佩服的五體投地。
  朱慈烺勉勵二人。
  大明並非沒有猛將,即便是賈悌這樣在歷史上默默無聞,只留下壹個名字的人,都在此間爆發出了驚人的戰鬥力,只要充足的給養和支持,合理的調配,大明又何愁沒有更多的賈悌和李正光?
上壹頁

熱門書評

返回頂部
分享推廣,薪火相傳 杏吧VIP,尊榮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