晉末長劍

孤獨麥客

網遊小說

第壹章 征辟雨後乍晴,霞滿西天。伊水北岸零零散散立著幾個人,似乎在欣賞夕陽。其中 ...

杏書首頁 我的書架 A-AA+ 去發書評 收藏 書簽 手機

             

第九十六章 目標:大陽

晉末長劍 by 孤獨麥客

2025-1-8 21:02

  二十四日啟程時,邵勛留李重領牙門軍兩千、輔兵壹千、宜陽堡丁兩千於此,築壘設寨,以為後路。
  東西二崤兩條艱險阪道的交匯處,如果不看好了,壹旦為人攻取,再想回到洛水河谷,就得丟棄大部分輜重,狼狽走小路回去了。
  輜重置辦起來並不容易,糧食、工具、炊具、藥品、車輛、備用器械甚至是錢財,壹旦為人奪取,士氣必然大跌——歷史上就有不少軍隊,被人迂回攻打輜重部隊,隨車攜帶的個人財物被奪,導致士氣崩潰進而戰敗的。
  大軍出行,斥候遠遠放出三十裏。
  這是極限了。準確來說,五裏放壹批,十裏壹批,二十裏壹批,三十裏最後壹批。
  如果是騎兵為主的部隊,甚至可以放五十裏、壹百裏,但意義不大,三十裏的警戒範圍足夠了,無論敵人是步兵還是騎兵。
  當然,以上全是正常行軍時的狀態。
  如果是急行軍、追敵、敗逃,則又是另壹回事。不然的話,史上也沒有那麽多被埋伏的事情了。
  人人都按規定來,都很專業,還埋伏個屁!當然,這也是不可能的,蓋因很多軍事團隊本身就是草臺班子,他們存在的作用,就是成就別人名將的威名。更何況,斥候遠遠沒那麽神,他們經常發現不了近在咫尺的敵人。
  二十五日,抵達硤石塢地界。
  這是裴家的壹個塢堡,大家相安無事。
  二十六日,進入深邃的土塬地形。
  邵勛特意登上了壹座塬,俯瞰塬下。
  作為黃土高原的延伸,弘農的土塬太多了,塬與塬之間有許多深溝峻谷,驛道就在這些深谷中。
  歷代有很多文人走過這條路,都形容過道路之險峻,如“客路兩崖開”、“土立如深壁”、“天光窺壹隙”、“峭絕千仞崖”等。
  如果此時在土塬上埋伏兵馬,弓弩齊發,落石砸下,正在塬間驛道上通行的邵部兵馬壹定損失慘重。
  甚至可以在土塬上築城。大名鼎鼎的玉璧城就位於壹個土塬上,四面皆臨深谷,宇文氏置總管壹員,統領其軍。
  總之,這個地形其實是可以利用的。邵勛摩挲著下巴,默默思考著對策。
  二十七日,大軍行至陜縣東南,陡然開始加速。
  壹千二百府兵分成兩部,壹部由常粲率領,共三百人,直奔陜縣西北四裏的茅津渡口;剩下的由陳有根統率,九百騎直奔陜縣東北三裏,那裏是敵人的浮橋。
  章古、余安二人率壹千牙門軍、壹千輔兵、壹千宜陽堡丁,繞過陜縣,前往城西南七裏某處。
  至於主力部隊,則屯於陜縣城下。
  城內有敵,早早關閉了城門,並派出了幾批信使,亡命西奔。
  接下來就是重頭戲了……
  ******
  天晴了不過五六日,又是壹場瓢潑大雨襲來。
  大河兩岸,吸飽了雨水的泥土發出愉悅的呻吟。
  黃河之上,壹條長龍般的浮橋橫跨兩岸。興許已過了運輸高峰,此時橋面上幾乎沒什麽人,唯有兩岸各屯駐了數百軍士。
  九百騎冒著大雨,直沖而來。
  途中不斷有人摔倒,但剩下的人若無所覺,沖到近前之後,紛紛下馬。
  稍頃,整齊的隊列已經在河岸邊展開。
  大雨沖刷著甲葉。
  重劍、長柯斧、步槊已經高高舉起。
  守衛浮橋的王彌部兵眾傻楞楞地看著他們。
  齊整的腳步聲響起。
  數百長劍軍甲士吶喊壹聲,沖向了粗粗搭建的營寨。
  幾乎只有壹道低矮木籬的營壘完全沒有任何抵禦能力,三下五除二就被劈開斬斷。
  陳有根身先士卒,讓過壹桿刺來的長槍,重劍劈在對方的肩膀上,瞬間卸掉對方壹條胳膊。
  陳金根執著大盾,左遮右擋。
  陳氏家兵們橫身沖入對方人叢之中,不斷有人被刺中甲葉縫隙,捂著肚子倒地。剩下的人殺紅了眼,硬頂著傷亡近身,重劍不斷劈斬,殺得對方的長槍手連連後退。
  後面的長劍軍武士加快腳步,粘著對方砍殺,怎麽都不讓長槍手拉開距離。
  敵兵退,他們追。
  敵兵無奈停步,他們勇往直前。
  大雨之中,弓弩完全報廢,雙方拼的就是壹股血勇之氣。
  “賊子!”陳有根壹劍斜斬進敵兵身體,抽了壹下,沒抽動。
  後面有長槍刺來,他幹脆舍了重劍,壹把握住槍桿,用力拽了壹下。
  敵兵踉蹌向前。
  “賊子!”陳有根怒吼壹聲,舉起砂缽大的拳頭,猛然轟在對方臉上。
  敵兵向後倒去。
  陳有根卻不放過他,揪住他的衣服,壹拳又壹拳。
  陳金根帶著家兵死命向前,用大盾遮擋住四面八方刺來的長槍。
  “哈哈,腦袋還沒我的拳頭硬!”陳有根甩開已經面目全非的敵兵屍體,又揪過壹人,拳拳到肉,兇狠無比。
  敵人都被他兇悍的打法嚇壞了,雙腿戰戰,發壹聲喊後,轉身就逃。
  “賊子莫逃!”陳有根撿起壹桿長槍,怒吼著沖了上去。
  數百府兵壹擁而上,如砍瓜切菜般,將已經動搖的敵軍壹沖而散。
  真實的戰場交兵,在初始時總是殘酷而血腥,雙方不斷死人,在過了某個閾值之後,又總是以另壹方的快速潰敗而告終。
  說白了,誰更有勇氣,誰更能忍受傷亡,誰就能贏得勝利。
  新兵和老兵最大的差距之壹,就在於忍受傷亡的能力。
  清掃完渡口之後,府兵根本沒有停歇,順著浮橋就沖向北岸。
  南岸激戰了這麽久,浮橋上早就沒什麽人了。
  北岸的守軍也反應了過來,正往南岸增援。
  狹路相逢勇者勝,數百府兵與對方迎頭相撞,在狹窄的浮橋上殊死搏殺。
  根本沒有輾轉騰挪的空間,迎面而來的不是長槍短刃,就是大盾重劍。
  在這壹刻,技藝高不高超已經不重要了。
  哪怕初上陣的新兵,毫無章法地往前壹捅,都能捅到某具身體。
  浮橋兩側,撲通落水之聲不斷。
  向南岸增援的敵軍被沖得節節敗退,轉身而逃。
  有人逃之不及,直接被撞入河中。
  有人臨落水之前,手胡亂伸著,也不管是袍澤還是敵人,下意識將其拉下水,只壹會就沒了聲息。
  有壹段浮橋不堪重負,稍稍傾斜了壹下,嘩啦啦就讓十余人集體落水。
  這個時候,無論是輕甲的王彌部士卒,還是全副鐵鎧的邵氏府兵,在河水中都掙紮不了幾息,很快便沈入水底。
  陳有根也被搖晃的浮橋閃了壹下,某人跌跌撞撞沖過來,直接將他撞入河內。還好親兵眼疾手快,奮力將他拉了上來。
  他惱怒地摘掉兜盔,砸在橋面上,帶著長劍武士們奮勇上前,驅趕著敵方潰兵壹路沖到北岸。
  營內只剩兩百余人,眼見著南岸以及增援過去的人都敗了,早就無甚鬥誌。
  在府兵沖殺過來後,只稍稍抵抗了壹小會,便向後潰去。
  府兵們趁勢追殺,在泥濘的道路上追出去了百余步,斬獲數十枚人頭後,才緩緩撤了回來,然後加固營壘,以為堅守。
  入夜之後,銀槍軍副督王雀兒押著壹批物資過河。
  “陜城破了。”王雀兒說道:“千余賊兵,壹通鼓就嚇破了膽,守到天黑,趁夜出逃了。”
  “茅津也攻克了。妳們的人正在搜羅渡船,最多兩三個時辰就會趕來匯合。”
  “郎君何時過河?”陳有根的手上包著壹塊絹帛,已被鮮血浸透。
  廝殺的時候熱血上湧,壓根感覺不到痛,這會歇下來了,卻壹陣陣鉆心地疼。當然,老陳還是壹副滿不在乎的模樣——至少裝也要裝成這般。
  “很快,興許後半夜,興許明天早上。”王雀兒瞄了壹眼陳有根的手,說道。
  他已經聽見陳部軍士的“吹噓”了,但他很不以為然。
  戰陣廝殺,依靠的是上下用命,群體協力。
  陳有根固然勇猛,但這種打法是王雀兒無法欣賞的。在他看來,真正善戰的軍隊,應當是軍陣森嚴、腳不旋踵、前赴後繼,而不是陳有根這類依靠悍不畏死的血勇之氣,鼓噪而進的殺才。
  兩人話不投機,又分屬不同系統,很快便分開,各自巡視本部。
  浮橋上還在源源不斷地過人、過車馬。
  雨已經停了,火把長龍壹眼望不到頭,大隊人馬浩浩蕩蕩,直接開赴河東境內。
  目標:大陽。

新年寫給書友的壹封信
  運營官和我說,起點有個集龍珠的活動,只要發個單章就行了。
  我也不懂,那就寫壹個吧,也不知道這樣行不行。
  下面我就按照起點活動的要求走流程了……
  第壹部分:回顧2023年創作故事。
  2023年9月結束老書的時候,新書題材壹時沒法確定。
  最開始準備寫清末,但在起點可能性不大,後來想寫元末,又怕因為和老朱爭霸的內容被沖,算了,以後再寫吧。
  最後定了兩晉南北朝。
  做出這個決定後,面對長達三百年的時間段,壹時又不知從哪裏切入。
  最開始想寫前燕或後燕那會,後來發現,好像沒有崛起的可能,遂作罷。
  於是認真研究了壹下。
  但凡壹個亂世開啟,有壹個特征十分明顯,那就是壹開始的時候各路爭霸者都很菜,軍隊戰鬥力也慘不忍睹,但打著打著,文臣武將慢慢歷練出來了,軍隊戰鬥力也起來了,這時候就陷入穩定期了。
  漢末三國就是例子。
  曹操壹開始的軍隊質量,簡直爛到家了,說是農民也不為過,其實就是書裏大部分義軍流民帥的水平。可能還不如,因為老曹的軍隊三天兩頭炸營,開小差的不知凡幾。
  其他諸侯也好不到哪去。
  這是什麽軍隊?汲桑、王彌就這個鳥樣。
  說實話,曹操初期的軍隊可能還不如書裏面屢戰屢敗的世兵。
  在那陣子,無需避諱,就是菜雞互啄。只不過《三國演義》太經典了,把他們美化了,讓人下意識忽略了這些問題。
  壹個高水平的武將,完全可以在這些垃圾兵裏面開無雙,萬軍之中取上將首級。
  說白了,壹個人的水平不是壹開始就那麽高的,是需要不斷學習、積累的——20歲的諸葛亮,絕對沒有後期的那種水平。
  壹支軍隊,也是需要不斷歷練、淬煉,才能達到高水平——打黃巾時還膽怯不已,逼著老曹不得不親自上陣的軍隊,也沒有後期白狼山之戰時那麽牛逼。
  所以,我思來想去,在大範圍天道法則(九品中正制)壓制的情況下,只有八王之亂那會就切入,壹個底層人才有那麽壹點機會。
  如果等到南北朝,各方的軍隊都慢慢練出來了,那就沒戲了。
  大概就是這麽個思路。
  第二部分:印象最深的催更內容。
  寄刀片、喊爸爸、威脅舉報,還有什麽補充的?
  第三部分:和書友互動的有趣瞬間。
  太多了,本書書友騷話特別多,就作者最純潔。
  第四部分:給讀者的新年祝福。
  簡單點吧,新年快樂,謝謝大家的支持,真的感謝!
上壹頁

熱門書評

返回頂部
分享推廣,薪火相傳 杏吧VIP,尊榮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