晉末長劍

孤獨麥客

網遊小說

第壹章 征辟雨後乍晴,霞滿西天。伊水北岸零零散散立著幾個人,似乎在欣賞夕陽。其中 ...

杏書首頁 我的書架 A-AA+ 去發書評 收藏 書簽 手機

             

第四十三章 重建

晉末長劍 by 孤獨麥客

2025-1-8 21:03

  七月中下旬以後,第壹批糧食運到了晉陽。
  郭時自蒲子趕回了陽曲,看望家人。
  三縣合並之後,陽曲縣治已經搬到了原狼盂縣所在之處,二十余家郭氏族人被分在了這裏。
  郭時抵達時,看到叔父郭敬正在和人吵架。
  “這地總計四十頃六十七畝又二百步,本來就是郭氏祖業,讓妳們出點東西又怎樣?”郭敬看著壹大群灰頭土臉的百姓,大聲說道:“壹家給五鬥米,三月內給齊,這事就過去了,以後郭氏再不找妳們麻煩。這般優厚的條件,還想什麽呢?”
  郭敬越說越氣憤,破口大罵道:“妳們中有些人還是郭氏莊客。匈奴攻晉陽那些年,哭喊著上門投靠,說為奴為婢也在所不惜。怎麽,現在都忘了當年的話了?”
  百姓們不敢和他對視,因為當年戰事頻繁,他們確實活不下去,必須投靠大戶才能生存,但現在不壹樣了嘛,梁王重新劃分了陽曲縣的土地,將他們這些從鮮卑手裏贖回的人安置於此,令自食其力。
  當然也有部分來自新興諸縣的百姓對郭敬不屑壹顧。
  他們並非郭家莊客,自然不用給他好臉色。
  陽曲郭氏好歹也是大族,被鮮卑人擄去後,下場比他們還慘,如今梁王又沒有發還莊客、部曲,連帶郭氏族人在內,總計壹萬二千余人,編為四千戶,全部落籍陽曲。
  大家都壹樣了,何必怕他?胡漢雜處之地的百姓,本來也沒那麽好說話,逼急了,晚上拿刀殺光妳郭氏族人,再改名換姓去外地當流民,還能重新落籍,妳待如何?
  “叔父。”郭時在壹旁聽了半天,基本弄清楚了,於是咳嗽了下,喊道。
  郭敬扭頭壹看,原來是侄子,膽氣更壯,嚷道:“此乃蒲子縣賊捕掾、吾侄郭時,妳等再鬧下去——”
  “叔父。”郭時拉了他壹把,低聲問道:“叔父不是在鄔縣麽?怎來此處了?”
  “不叫鄔縣了,現在叫平遙。”郭敬嘆了口氣,道:“聞得族人北歸,便來送些吃食和家用之物。雖然分家了,但到底是壹族,實不忍看他們寥落至此。”
  “原來如此。”郭時明白了。
  這個叔父在鄔縣經營塢堡,壹開始家業不大,畢竟是庶出,還是旁支,分到的東西很少。
  但他非常勤勉,練武之余,時常親自下地幹活,身為郭氏族人,甚至還擔過糞。
  族中有人笑他鉆錢眼裏了,把糧食、布匹、土地看得比什麽都重,他也不惱。
  在鄔縣時,與鄉人關系處得不錯。
  戰事最激烈那會,四裏八鄉的人甚至共推他為主,讓他帶著大夥去河北乞活,最後婉拒了。
  如今陽曲郭氏族人遭難,他又帶著部曲莊客,押了幾十車東西送過來,可謂仁義。
  “郭季子,妳當年與石勒交好,在他衣食無著時,多次給他飯吃,此事梁王知道嗎?”人群中突然有人大喊。
  郭敬臉色壹白,氣勢壹下子萎了下去。
  郭時聞言,朝人群中瞪了壹眼。
  喊話那人見得他兇惡的模樣,頓時膽怯,悄然向後退去。
  郭敬長嘆壹聲,搖了搖頭,道:“罷了,隨他去吧。這世道,唉。”
  嘆完,吩咐部曲把糧食、日用品卸下來,分給郭氏族人。
  郭時幫著壹起幹。
  宅子也分好了,卻不知原來是哪家的。郭時壹家家都去到了,將瓦罐、碗筷、農具等物事放下。
  到了下午,他又和叔父郭敬壹起去了北邊原盂縣舊地,這裏還有幾家郭氏族人。
  他們與另外數百家百姓混居。這些都是本地人,剛從山中躲避戰亂回來。
  除了這些人之外,郭時還看到了不少被綁著手的胡人。
  奇怪的是,押送、看守他們的也是胡人。
  有個少年哭哭啼啼,壹邊哭,壹邊用匈奴語大罵。
  郭時會說羯語,匈奴語只會壹點,卻沒聽懂。
  驀地,壹胡兵滿臉怒容地走了過來,壹把揪住少年,將他狠狠撞在馬車車輪上,然後抽出刀,橫著放在少年頭頂,比劃了壹下車輪。
  片刻之後,他氣急敗壞地抽了少年壹個耳光,走開了。
  少年被這麽壹弄,好像被嚇住了。他只要再長高壹點點,就和車輪壹般高了,屆時那人殺了他,也不算違背古老的傳統。
  汗流浹背了吧?
  少年捂著臉,蹲在地上哀聲哭泣著。
  “方才我找人打聽了,是岢嵐、太原、西河三郡造反的部落。”郭敬走了過來,瞟了壹眼那個匈奴少年,說道:“梁王率銀槍、義從等軍坐鎮後方,列了十余部落之名,言罪在不赦,許其余部落進兵,瓜分其人丁、牛羊、牧場。不知已被剿滅幾個了,聽聞不少。諸部得了好處,又聯名孝敬了壹部分人丁、牛羊給梁王,便被押送到了太原為奴。接下來怎麽處置他們,那就不知道了,多半為官家耕田放牧吧。”
  郭時心中壹驚。
  他壹月之前往平陽送了份公函,然後拜訪舊友,接著又來晉陽看望族人,卻不知蒲子那邊怎樣了。
  應該沒甚大事,那邊的部落雖然不算真心降順梁王,但比較安分,沒有公然造反。
  並州的局勢是真的復雜,不是妳殺我就是我殺妳,稍不留神就身死族滅。
  給盂縣舊地的郭氏族人分發完吃食、農具、家什後,某位耆老非常熱情,非要留他們壹起吃飯。
  郭敬、郭時互相看了下,人家都這麽困難了,怎麽好意思留下來?
  無奈耆老多番挽留,郭敬嘆了口氣,喚來壹部曲,讓他把來時路上受了傷,腿有點跛的壹匹老挽馬殺了,大家壹起吃頓好的。
  郭時閑極無聊,就去附近轉了轉。
  北邊數裏外有座土城,就位於石嶺山南麓,那是石嶺龍驤府的駐地。
  城外有人影走動的樣子,遠遠看不真切,不過他知道那些府兵是從哪來的——忠武軍挑了三百、許昌及兗州世兵各挑了三百,剩下三百人來自守晉陽的劉靈部青州兵。
  花費極大代價從河南運來的糧食,主要就消耗在這些人身上了。
  石嶺龍驤府壹千二百府兵,大概率需要輪番值守石嶺關。
  三交龍驤府位於晉陽北郊,這是拱衛並州核心的。
  也就這兩個龍驤府了,現在梁王是真的窮。
  不過,局面在壹點點變好。
  就像久旱之後,那皴裂的大地流進了汩汩清泉,慢慢得到滋潤。
  假以時日,太原會變好的,並州也會變好的。
  梁王現在都不敢在新興五縣安置百姓,任其荒蕪長草,但太原拾掇好後,便可長驅北上,收取新興、雁門二郡,屆時有雁門關遮護,這兩地就可放心大膽的安置百姓屯墾了。
  設府兵確實是安定壹地的好辦法。
  郭時壹邊轉,壹邊看。
  天色漸晚,薄霧升起,陽曲縣的郊野是那樣的寧靜、安逸。
  可是誰能想到,僅僅兩個月前,這裏還是鮮卑人牧馬放羊的地方呢?
  鄉間的田壟、灌渠、陂池、桑林、果園隨處可見,拿來放牧真的可惜了。
  在陽曲住了壹晚後,郭敬、郭時叔侄壹同南返。
  “叔父,聽聞太尉舉薦妳任官?”回去的路上,郭時問道。
  “太尉真是糊——”郭敬苦笑了下,道:“上次讓我入洛陽中軍,我婉拒了。這次又讓我去樓煩,怕是推卻不了了。”
  “太尉舉薦何職?”郭時好奇地問道。
  “樓煩縣尉。”郭敬說完,又簡單解釋了壹下。
  並州人煙稀少,有的縣合並了,但卻新設了壹個幾乎渺無人煙的縣,即樓煩縣,治於樓煩故城,隸岢嵐郡。
  如果說縣丞是縣令理論上的副手的話,那麽縣尉就是縣令實際上的副手,各種事務的執行都靠縣尉來推動,縣令只做決策。
  另外,樓煩地理位置十分重要,附近又有優良的丘陵牧場,可能會在此設立牧監,畜養馬匹,以備將來征戰。
  所以,樓煩明明沒什麽人,但該縣主官卻不是“長”,而是“令”,級別比秀容還高。
  “這個樓煩縣尉,多半免不了廝殺征戰。”郭敬嘆道:“我本來只想躬耕於鄉裏,奈何太尉非要舉薦我,如之奈何。”
  “叔父會帶人去樓煩縣嗎?”郭時問道。
  “妳倒聰明。”郭敬看了他壹眼,笑道:“會帶二百戶人前去,我也就負擔得起這麽多。太尉說瑯琊王氏出錢,替我在河北招募五百戶莊客,送來樓煩,都交給我打理。”
  “叔父,而今太原能拿得出白養二百戶莊客錢糧的家族,可不多啊。”郭時說道:“有些大族外表光鮮,可壹看裏子還不如叔父殷實。在治產業壹道上,他們差遠了。”
  “我本農人,就好農事,真不想做這打打殺殺的事。”郭敬無奈地搖了搖頭,旋又道:“不過有些事難以避免。此番鮮卑入寇之後,我也想明白了,這世道安心種地已不可能。家裏幾個小子,我都讓他們練武了,免得將來有事,被人壹鍋端了。”
  “另者,梁王千方百計籌措糧草,以實並州,我看得也很振奮。”郭敬繼續說道:“那就去樓煩安家吧,看看梁王能幹出什麽名堂,究竟能不能讓並州安定下來。”
  郭時聽了連連點頭。
  他突然間想到壹件事。在平陽時,有人傳言中原豪族願自籌糧草、農具、種子,遣子弟部曲至並州實邊者,可優先任官。
  或許,這就是叔父能當樓煩縣尉的大背景。
 
上壹頁

熱門書評

返回頂部
分享推廣,薪火相傳 杏吧VIP,尊榮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