晉末長劍

孤獨麥客

網遊小說

第壹章 征辟雨後乍晴,霞滿西天。伊水北岸零零散散立著幾個人,似乎在欣賞夕陽。其中 ...

杏書首頁 我的書架 A-AA+ 去發書評 收藏 書簽 手機

             

第壹百四十九章 探望

晉末長劍 by 孤獨麥客

2025-1-8 21:04

  庾敳和楊寶的交割持續到了二月中旬。
  這個時候,少府、司農寺、太仆寺三家又在樓煩相聚。
  司農卿殷羨都麻了,不斷往外掏東西,之前移交了苑囿、錢監,現在又要壹部分牲畜。
  少府監庾敳倒無所謂,官寺內剛有大筆進項,這會把牧場、牲畜移交出去也沒什麽。
  現任太仆卿是荀奕,臉上卻沒太多笑容,因為他對“俗務”不是很感興趣。
  倒不是說他沒有能力,只是單純厭惡俗事纏身罷了。有這工夫,不如喝酒遊玩,或者在家讀書練字。
  所以,他覺得自己每天過得都很痛苦,全是遵從父命,為家族計,硬著頭皮處理公務,雖然很多人都贊他精明能幹。
  今日他指派了太仆寺少卿樂寬(原上洛太守)辦理交接事務。
  這本來也是他熟悉的領域,以前就在廣成澤管理過牧場——太仆寺以太仆卿為主,少卿副之,但少卿不止壹員,樂寬就是負責牧監的。
  遍數天下牧監,目前上檔次的就兩個,即廣成監、樓煩監。
  廣成澤牧場設立多年,目前有種馬近千、牝馬三萬,其余各色公馬二萬余(皆已去勢)。
  這個牧場與其說為了繁育馬匹,倒不如說是為了育種。
  所以他們只保留了有用的種馬千匹,其他的公馬全部去勢,或送往戰場消耗,或發往地方郡縣,或幹脆賣掉。
  但育種是需要壹點運氣的。
  至今只搞出了壹種力氣還算大的挽馬,缺點是吃得多——其實不算缺點了,力氣大就應該吃得多。
  這次從代國弄到了數萬匹馬,梁王有令,鮮卑馬、扶余馬收集起來送往廣成澤育種。匈奴馬可分批出售,換點糧食回來,存於邸閣,以備戰爭。
  另外,牛羊等雜畜也由太仆寺兩大牧監接手,去掉已經賞賜或吃掉的部分,還有三十余萬,可能都不夠安置。
  所以,太仆寺在二月初就派人去石樓縣西北考察,準備在龍泉水畔劉漢牧場舊址新置壹牧監,曰“龍泉監”。
  牧監也是壹個有油水的部門。
  哪怕不盜賣牲畜,光賣牛羊糞便,就是壹筆不小的收入。
  至於馬糞,暫時沒人要,除非是吃鮮卑山冰草的馬匹拉出來的糞便,那才有肥田作用——冰草主要生長於較為寒冷的草原,如黑龍江、吉林壹帶,因表面像起了層冰霧而得名,是壹種優良牧草,現代社會已走向餐桌,人也開始吃了。
  三位主官上座,諸位佐官則忙前忙後,帶著壹幫低級官吏清點數量,登記造冊。
  “那邊——”樂寬踩著殘雪走在山坡上,手指南邊的壹處山谷,問道。
  周謨擡頭看了看,道:“那是襄城公主的牧場,非官牧也。”
  “原來如此。”樂寬點頭道:“聽聞公主在汝南亦有牧場,周寺丞可知?”
  “知曉。”周謨說道:“她家就這兩個牧場。”
  “惠皇後有幾個?”
  “五個。”周謨苦笑道:“廣成澤、洛陽、汴梁、巨鹿、太原五大牧場,馬沒官牧多,牛羊則遠勝之。”
  “這要是收歸太仆寺……”樂寬摩挲著下巴,說道。
  周謨看了他壹眼,道:“公萬勿作此想。少府這會雖然在移交牛羊,焉知將來不會開辦牧場?”
  說白了,少府就是壹個為天子攬財的機構,其各項產業所出未必盡入國庫,分得還是比較清楚的。
  羊獻容的五家牧場真的會給朝廷嗎?更大可能是將來並入少府,作為梁王的私產存在。
  至於襄城公主司馬脩袆的兩家牧場,或許壹般處理。
  “咦?公主竟然在牧場內。”周謨仔細看了看南邊,綠樹紅花掩映之中,壹座清幽的小院出現在他眼前,數百人高舉儀仗,護衛著公主母女二人出了院子。
  最絕的是,周謨看到了梁王親軍副督童千斤。
  他帶著數百甲士在不遠處的山道上站著,似乎準備護送公主母女離開。
  “王……公主之女今年十四歲了吧?”樂寬湊了過來,問道。
  周謨搖了搖頭,樂寬也不多說了。
  有些事情,錯綜復雜,外人最好不要摻和。
  襄城公主之女姓什麽妳弄得清楚嗎?王太尉想認這個從侄女,公主本人是願意的,但梁王不願意。憑什麽?仔細想想。
  與其刨根問底,不如裝糊塗,然後家裏有年輕俊彥的,想辦法娶這個“王蕙晚”為妻,以後定然平步青雲,升官升到妳懵逼。
  言盡於此,懂的自然懂。
  “今年牧場要出壹大批馬送往北邊吧?”樂寬轉過身去,不再多看,轉移話題道。
  “興許不多。”周謨說道:“大王或許會賞賜諸部絹帛,令其多帶馬匹出征。”
  “絹帛有用嗎?”
  “有賞賜就不錯了,總能向商徒換點東西。”
  “確實。也就是說,今年壹定會伐盛樂?”
  “必然之事。”
  二人壹前壹後,很快離去。
  ******
  清丈田畝、增補戶口、厘清稅制、機構改革……
  壹樁樁事發放至邵勛案頭。
  他仔細看過,丞相府都給出了批註,乃庾琛親筆。唉,老丈人太拼了!病中還要處理公務,妳這樣顯得我很渣啊。
  二月底,在躬耕、親蠶之後,邵勛、庾文君夫婦壹齊來到了丞相府。
  比起去年晉陽論道,庾琛更瘦了,顴骨高高突出,看著十分嚇人。
  老妻毌丘氏直抹眼淚,庾文君也哭哭啼啼。
  庾琛嘆了口氣,對妻子說道:“老物厭人,我還沒死呢。”
  毌丘氏瞪了他壹眼,片刻後又抹起了眼淚,卻不再哭了。
  “大王。”二月底了,庾琛依然披著件厚實的皮裘,仿佛冷到了骨子裏壹般,只聽他說道:“今歲北征,務必謹慎啊。”
  “持重而行。”邵勛點了點頭。
  他知道庾琛有些話沒說出來。
  如果贏了,威望大增,可放手做更多的事情。
  如果輸了,威望受損,雖不至於讓步,卻也只能消停壹點,鎮之以靜。
  勞而無功呢?會好壹點。
  因為這個結果可以粉飾,比如軍威赫赫,敵心膽俱顫、望風而逃等等。到時候再把少許俘虜押回來,當眾遊街,不明就裏的人會以為真的大勝了呢。
  這種結果還沒法證偽,因為經歷這麽壹遭,索頭短時間內確實不敢犯邊,正好印證了大勝的說法。
  仗打到現在,邵勛非常清楚該怎麽做。
  他的主要目的是獲取威望,次要目的是消滅索頭,故要以獅子搏兔之力,盡起精銳,同時持重而行,不貪功冒進,盡量減少破綻,不給敵人機會。
  另外,打這種仗更多的精力應該放在政治上。
  政治對了,軍事就好辦了。
  仔細論來,有點像隋唐時分裂的突厥,中原大軍打過去後,胡人酋帥紛紛聚集而來,幫他們對付另壹幫胡人酋帥。畢竟,拓跋什翼犍是有強宣稱的,他的正統性比拓跋翳槐要強,也就在年齡上吃了虧而已,不然翳槐真沒什麽機會。
  賀蘭藹頭面臨的局面很難,這是肯定的。
  不到最後壹刻,他甚至都不敢退出北都盛樂,蓋因壹走,底下人會投向哪壹邊就難說了。
  這就是政治始終高於軍事的原因所在。
  根基不穩的政權,所面臨的局面就是如此險惡。
  “大王慣會打仗,仆放心了。”庾琛欣慰地笑了笑,道:“平陽這邊,我會撐著的,怎麽著也要等到大王勝利班師。”
  庾文君眼淚決堤而出,道:“阿爺!”
  邵勛輕拍她的手,嘆道:“婦翁是為我操勞所致。這份情,我永遠記得。”
  庾琛也嘆了口氣,滿懷遺憾。
  壹時間屋內靜了下來,只余時斷時續的啜泣,以及那仿佛凝成實質的惆悵。
  “大王之誌,古來少有。”良久之後,庾琛又道:“這條路,遍布荊棘,可不好走啊。若能成,興許可為天下趟出壹條新路。以前的老法子,確實不中用了。”
  “婦翁所言極是。”邵勛說道:“但這條路,死也要走到底。”
  庾琛意味不明地嘆了口氣,似是嘉許,又似是擔憂,更有些茫然。
  沒有人能看透歷史的迷霧,即便是這個時代頂尖的弄潮兒。
  “婦翁可有什麽要交代的?”邵勛突然問道。
  出征之後,可不壹定什麽時候能回來。興許今日這場探望,就是此生最後壹面了。
  庾琛似乎神遊物外,在聽到邵勛的呼喚後,眼珠轉了轉,看向女兒。
  邵勛明白了,遂緊緊抓住庾文君的手,道:“婦翁放心。文君對我壹片真心,以後她必然是我的皇後,母儀天下,絕不相負。”
  庾琛嘴唇囁嚅壹番,似乎還想說些什麽,到最後終究什麽也沒說。
  有些事,他比所有人都懂。
  能承諾到這個份上,已經是極念舊情了。
  有這份承諾,他的外孫憑空就比別人多出壹大截的優勢,而這其實也是嫡長子與生俱來的優勢。
  “元規在徐州,無甚建樹。”庾琛又道:“其實,這些年他比以前沈穩多了,我都看在眼裏。但臺閣重臣之位,他還擔不起來。大王妳——”
  “元規二十年前就與我相識了。”邵勛輕聲說道:“二十年來,或許性子毛躁,或許能力欠缺,但他壹直盡心竭力為我做事,從無二心。我會量才任用,以全二十年之情義。”
  庾琛苦笑了下。眼底之中,終究有幾分欣慰。
  他想起了當年面臨的抉擇。
  壹邊是走關系謀到的江東會稽太守之職,拋棄壹切,衣冠南渡。
  壹邊是不放棄潁川的田園莊宅、祖宗寢園,出任汲郡太守之職。
  猶豫再三,最後選擇了留下。
  或許這是他壹生中做出的最正確的決定,因為他遇到了對的人。
  他真的沒太多遺憾了,唯有些許不舍。
 
上壹頁

熱門書評

返回頂部
分享推廣,薪火相傳 杏吧VIP,尊榮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