宰執天下

cuslaa

歷史軍事

從出租車上跳下來就直奔檢票口,賀方終於壹身大汗的在最後壹刻趕上了回上海的飛機。直 ...

杏書首頁 我的書架 A-AA+ 去發書評 收藏 書簽 手機

             

第三十三章 枕慣蹄聲夢不驚(九)

宰執天下 by cuslaa

2023-4-22 11:41

  早春的時節。從石嶺關往忻州去的谷道中,有草木蔥蔥,有雪水淙淙,更有山花爛漫,開遍了山澗兩岸。
  但秀麗靜逸的風光,壹隊接著壹隊的騎兵卻都視而不見。馬蹄聲踏碎了山間的寧靜,肅殺之氣充盈在山谷中。
  這壹段的谷道並不狹窄,甚至可以說寬闊。西面山勢高聳是沒錯,但東面卻是寬闊的緩坡。再往前壹點,谷地最寬闊的地方本還有壹座集鎮,以供南來北往的商旅行人在此落腳。而且位置也已經在石嶺關後,照常理,自然不可能是有敵軍在這壹地段進行埋伏。
  但這壹隊三四百人,戰馬多至上千的遼國騎兵,在行進時,仍有許多人左右環顧,緊張不安得甚至讓他們胯下的戰馬都在不安地搖著耳朵。
  這壹番小心提防,並不是白費功夫。當從西側的陡坡上猝然而發的幾記冷硬短促的弦鳴傳來,這群在馬背上左右顧盼的騎兵們便及時地反應了過來。
  是神臂弓!!
  俯身,縮頭,夾緊的雙臂保護著腰肋的要害。契丹騎兵們的動作可謂是整齊劃壹,比他們的隊列都要嚴整得多。
  壹支弩矢只以剎那之差,在領頭的軍官背上劃空而過,落到了道路的另壹側。如果那名軍官不動,箭矢或許就會命中頸項要害,可惜還是差了壹步。
  但另外兩支落下的箭矢卻沒有瞄準任何人,而是對準了沒有騎兵在背上的戰馬,毫無偏移地沒入了隊伍中的兩匹戰馬的體內。
  兩匹戰馬淒慘地嘶鳴了起來,亂蹦亂跳著打亂了隊列的中段。
  幾名契丹騎兵停了下來,張弓搭箭便向弩矢飛來的方向回射過去。另有兩人則很是麻利地扯定受了傷的戰馬下了官道,遠遠地避到了壹邊。其他遼軍則不管不顧,費了些許功夫,安撫了受驚的馬匹,然後便繼續低著頭徑自往前驅馬疾行。
  “呸!”遠遠地看見兩名契丹人,手起刀落,給了那兩匹戰馬壹個痛快,壹名矮壯的漢子在灌木叢中用力吐了壹口痰,放下了手中的神臂弓,“直娘賊的,都學乖了。”
  “那就再來壹下。”在那矮壯漢子旁邊,壹名更為健碩的漢子坐在地上,腳套著神臂弓最前面的鐵環,準備給手中的神臂弓重新上弦,“好歹再多饒幾匹戰馬。”
  “算了,用不著。”秦琬咬著根草莖,咧嘴笑著。他護送韓信南下時,尚沒收到遼軍敗退太谷的消息,但在半路上就發現大批的遼軍北上。還沒等到來自制置使司的命令,就直接從俘虜嘴裏得到了最新的軍情。從那壹刻開始,就壹個個變得士氣高昂起來。
  秦琬此時早把發射過的神臂弓收了起來:“已經耽擱了這壹支遼賊壹時半刻,不算白費功夫,早些回去才是。”
  “這才多壹陣?!”矮壯漢子抱怨了壹句,但還是依言起了身。
  三人都是披掛了壹身的蓑衣,放在草木橫生的山林中壹點也不起眼。起身後,便在山中疾行,很快就趕到了他們拴馬的地方。上了馬,便繞上了壹條細窄的小路。沒有驚動任何人的便悄然消失在山林深處。
  只是冷箭射敵,就是這段時間以來,秦琬主張的戰法。他和韓信將手上的那壹支棄暗投明的代州兵領到了忻州西側山中壹處不起眼的廢寨中,只從其中挑選出三百有武藝有膽力的精銳,讓他們兩三人壹組穿著黃褐色蓑衣,穿梭在山裏。
  原本是因為不方便攜帶鐵甲,而不得不用蓑衣補足,但潛入山林後,卻與還沒有完全發芽生長的草木融為壹體。壹支兩支冷箭雖不起眼,但總能讓遼軍行軍的速度耽擱上片刻。
  這壹群人潛伏在暗影之處,每每冷不丁的壹刺,都讓忻州到石嶺關,乃至從石嶺關到百井寨的遼人日夜難安。
  壹段時間過後,這壹支只以騷擾為能的宋軍,都敢潛到遼軍的營地附近去射擊。要麽是綁著油布的火箭,要麽是帶著鳴鏑的響箭,不是去燒糧囤、草垛,就是去驚軍營、馬圈。
  遼軍的應對很是乏力,漫長而崎嶇的谷地,使得他們追不上,也守不住。盡管還有人打算看著風向點把火,將山燒起來省事。然而不幸的是,春天到了,前幾日斷斷續續、淅淅瀝瀝的雨水雖然沒有大到影響行程,卻也使得山上的草木比起濕柴禾還要難以引燃。
  說起來遼軍的損失並不是很大。補給全靠劫掠,並不怎麽需要後方運送糧草,之前又不曾擔心過石嶺關路的安危,根本就沒有經由道路來運送糧草。但日夜難以安寢的折磨,還是在消耗著契丹戰士、乃至戰馬僅存不多的精力。
  敵駐我擾。雖然禦寇備要上的四條只有這壹條做得最好,可也讓遼賊吃夠了苦頭。想必當韓樞密帥大軍北上時,就能順順當當地取勝了。
  秦琬帶著些許興奮和自豪地這麽想著。
  之前秦琬和韓信策反了降順遼人的代州軍,帶著他們逃入了忻州西面的山中。之後又會合了壹部分被打散的官軍,壹部分被遼人毀了家園的鄉勇,總數接近五千。他們的形跡幾乎可以稱得上是流寇,基本上是靠韓信以樞密副使親信的身份才團結了起來。
  秦琬和韓信都不打算動用這壹支烏合之眾,除了挑選出來的那些精銳外,剩余兵馬的作用就只是威懾,只要能安然地在山中留到官軍北上的那壹刻,必然能對代州的光復起到最大的幫助。
  半日之後,秦琬便回到了臨時駐留的廢寨中。
  從寨門處昂然而入,秦琬直接騎馬來到正衙庭前。翻身下馬,跨步進廳,他卻只見壹個三十不到的年輕人正大模大樣地坐在正廳的最上首,幾名指揮使如眾星捧月圍坐在周圍。
  秦琬神色壹變,手就按到了腰間的刀柄上,他親自送韓信繞過石嶺關南下去見韓岡,離開這裏也不過四五日,豈料就有人鳩占鵲巢了。
  “妳是何人?!”他厲聲問道。
  那個年輕人卻安坐不動。上下打量了秦琬壹下:“我是折十六。妳就是秦二的兒子?”
  聽到是府州折家的折克仁,秦琬氣勢頓時壹弱,但又立刻挺直了腰背,沈聲道:“是折家的十六將軍?”
  “正是折克仁。”折克仁反客為主,仍是安坐著。只指了指下首近處的座位,幾個指揮使便連忙給秦琬讓開了這個位置。
  秦琬躊躇了壹下,還是坐了下來。折十六已是正八品的大使臣,地位已高,不是他這個未入流品的衙內可比。尤其是折克仁背後還有著麟府折家,更代表著援軍,這時候沒必要意氣之爭。更何況韓信已經安然回去了,也不怕折家敢吞沒自己的功勞。
  “妳們歇在這個破寨子裏面,旁邊的山上連個望哨都不見安排。我這個外人報個身份就能進來上座。萬壹我是遼賊的奸細假冒的怎麽辦?!還有這位秦二的兒子,竟然就讓他這麽進了營地,連個通報都沒有。”折克仁絲毫不留口德,他帶著刻薄的笑意問道,“餵,妳們是怎麽活到現在的?!”
  幾個指揮使的臉色全都變了,在秦琬進來前,折克仁盡管極為冷淡,但也還沒說過這麽刻薄的話。
  難道是要爭功爭權?!
  壹想到這裏,他們便把身子縮了起來。這是絕對不能攪和進去的。折克仁這位折家的嫡系不用說,在河東軍中名氣已經很大了,但秦琬也跟韓岡的親信交好,哪邊都不好惹。
  “十六將軍是從西面來,所以沒看到望哨。從這裏往東去,還有三座營寨,皆臨要地,各有數百人據守。遼賊若來,我處必先得報。”秦琬脫下靴子,盤膝而坐,“至於無人通報,卻是秦琬進來得急了。”
  這不過是撐場面的借口而已,尤其是後壹點。蛇無頭不行,營中沒有壹個主心骨,當然是漏洞處處。但這也是秦琬和韓信刻意安排的,不然多了壹個頭領,萬壹心懷不軌又該如何?還不如讓這幾位指揮使互相牽制比較安全。反正這樣的情況下,縱使遼軍來攻,也不過輸得漫山遍野地逃跑,跟現在也沒什麽區別。
  “既然這裏已經有四座營寨,數千兵馬,秦衙內妳卻為何坐視遼賊圍攻忻州?”
  “至少秦琬這裏還沒人發瘋,總數雖有五千人,看似遍布山中,占據了四座軍寨。可真正上陣起來,只有被遼人當瓜菜來砍的份。但也不是什麽都沒做。遼賊來得多了就跑,來得少了就攻,不讓其有安生的時候,壹切都按著韓樞密吩咐行事。”
  “說的也是。蚊子、蒼蠅雖然小,卻是擾人得很。縱使有信布之勇,也是很難奈何得了它們的。”折克仁盡說著壹些不中聽的話,投過來的眼神冷淡如冰。
  秦琬心中狐疑。若要爭功爭權,不應當著幾個指揮使的面這麽說話。不僅是不給自己臉面,也不給那幾位指揮使臉面。難道折克仁知道了這幾位都是先降了賊,然後才又投了回來的?!所以絲毫不給人臉面。只是秦琬卻想不通,折克仁究竟是從哪裏聽說的,又是為何這麽做。
上壹頁

熱門書評

返回頂部
分享推廣,薪火相傳 杏吧VIP,尊榮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