宰執天下

cuslaa

歷史軍事

從出租車上跳下來就直奔檢票口,賀方終於壹身大汗的在最後壹刻趕上了回上海的飛機。直 ...

杏書首頁 我的書架 A-AA+ 去發書評 收藏 書簽 手機

             

第六十六章 宴火(八)

宰執天下 by cuslaa

2023-4-22 11:42

  夜色漸濃,晶瑩剔透的水晶吊燈懸在梁下,照得內外壹片通透。
  換了壹壺清茶,上了兩盤糕點,黃裳的匯報還在繼續。
  “到昨日亥時前為止,開封舊新外三城各廂上報,屋舍倒塌共壹千壹百零九間,因房屋崩落死亡四十壹人,失足落水溺斃二十七人,另有各處醫院收治輕重傷七百九十九人,失蹤報官者壹百壹十七人。”
  “四十壹、二十七。”等黃裳說完,韓岡略壹沈吟,這與他掌握的數字稍有參差,問道,“數字確實嗎?”
  黃裳正容道:“下官是從刑曹、戶曹、軍巡院各抽調壹部人手,會同厚生司查問,三方悉明城中裏坊情務,又有厚生司監察,即使有所遮瞞,當也為數不多。”
  韓岡微微頷首。前生後世幾十年,見識過的兩種官僚社會相距千年,但官僚的本質依然沒有太多變化,欺上瞞下的事是他們的本能,是內稟的屬性,全部杜絕並不現實,能保證數據能有七八成真實就夠了,怕就怕大部分是假的。
  至於這壹回的傷亡人數,本來就是天災,死得多了也不會受罰,救災不利隱瞞災情才會懲處,風險不成比例,能成為官僚,趨利避害這壹點上,是完全拎得清的。
  “不過這個數字並不包括老病而亡之人。”黃裳又補充道。
  就像後世那獨霸的超級大國,在統計陣亡數字,必須是在與敵人的正面交火的作戰過程中被敵軍的火力直接擊中而當場斃命,壹連四五個定語,比任何名將的傑出指揮都更有成效的將陣亡數據降低了壹半以上。
  按照那樣的標準,壹旦脫離作戰環境,任何傷亡都與陣亡無關,如果不是被直接擊斃,比如被炮火轟塌的墻體砸死,那也不算陣亡——不能改統計數字,那就直接改統計方法,這是很有效的治國手法。
  而大宋這邊的節操,好歹比後世的超級大國強壹點。計算陣亡絕不會按照超級大國的標準。按照朝廷制定的規定,計算災害死亡率,也只是排除了正常老死、病死的數字,瞞報漏報四個字怎麽也算不上。
  手法是老手法,治平二年京師大水,統計出邸報中所及壹千五百八十人的水死者,便是如此而來。行事則是新方針,如今韓岡秉政,好歹良心還多壹點,不僅統計溺死之人,次生災害的死者,也同樣計算了進來——雖然也有壹部分原因是數目不多的緣故。
  “如果加上呢?”韓岡問。
  “加上的話,就有八百多人了。”黃裳道。
  朝廷每逢閏年重造版籍,登記戶口家產,相當於人口普查。按照登記上來的數字統計,京城內在籍人口,平均到每年都有壹萬余死亡,另外城外的衙署、寺院、化人場,都有壹些不在籍簿內的死亡人口數字,前後兩者加起來不到壹萬五的樣子。這壹萬五,均分到十二個月,平均每個月也有壹千多。這半個多月來,正常死亡人口也當有六七百了,加上前面因災而亡的幾十人,往多裏算的確有八百多人了。
  韓岡點了點頭,笑得欣慰,“好歹沒破千。”到了他這等權位,平民百姓的傷亡真的只是壹個數字了。只是數字的多寡,依然是很讓他上心的壹件事。
  “幸好這幾年壹直在疏通城中水道、溝渠,否則水積城中,傷亡絕不止今日之數。”黃裳誠摯地說道,“治平二年的雨水還沒這麽長,也就五六天的樣子,便死了壹千五百多人,真是得多虧了相公當初的壹力主張。”
  黃裳的馬屁拍得韓岡都笑了,擡起手向下壓了壓。
  韓相公不喜阿諛奉承之輩,這在京師朝堂上是有名的。當然,態度狂傲的他也不喜歡。儒門宗匠,講究的是中庸,朝堂鼎鼐,註重的是才幹。最喜歡的官員態度是不卑不亢,言之有物。
  黃裳拍拍馬屁,更多的還是開玩笑的性質,不是他這樣的親近人,壹般人也沒那個膽子。
  韓岡笑了兩聲,又正色道,“災民安置,妳要多上上心。這壹點上,最容易惹人詬病。”
  黃裳臉壹下子就耷拉了下來,叫苦道:“相公,下官昨天才上的秤,這半個月,輕了有三斤了。”
  本就清瘦的黃裳,這半個月下來的確清減了許多。在燈下看,臉頰上的陰影更深了幾分,肉都快瘦沒了。
  黃裳用半開玩笑的方式叫苦,但韓岡卻沒有配合地笑兩聲。
  交疊起雙手,韓岡註視著黃裳,良久,直到黃裳變得坐立不安,他才緩緩問道,“勉仲。妳以為都堂需要什麽樣的人?”
  黃裳悚然壹驚,渾身的寒毛都倒豎了起來。
  韓岡從不會公開談論都堂人事。他的派系究竟誰能成為都堂成員,所有人都只有私下裏推測,韓岡從來沒有過公然許諾過。
  親近如黃裳,也只有那麽壹兩回從韓岡嘴裏得到壹點有關的信息。今天韓岡突然壹問,大出黃裳預料,也直接觸動了他期待多年的心思,壹時心神浮蕩,期期艾艾,竟說不出話來。
  韓岡饒有興味地看著黃裳心情大亂,淡笑道,“如今可不是十年前,再想入都堂,可不會像呂、曾那般容易了。”
  黃裳臉上頓時閃過壹抹陰雲。
  呂嘉問、曾孝寬都沒有進士出身,如今諸科興起,每年諸科出身的官員數量,漸漸要超過蔭補和其他出身的官員。卻也並不意味著諸科能挑戰進士科的地位。議政之中,九成是進士,都堂之內,曾孝寬和呂嘉問也決不能當成先例。
  而黃裳,也只是賜進士出身,當年考制科時出了簍子,弄得十分難看,終究也沒能堂堂正正地得到更高壹個等級的制科出身。賜進士出身,雖然官階晉升起來是按照進士的標準,但沒有經過禮部試和殿試,沒有幾百個同年,在進士之中完全被視為異類,更重要的是官場中缺少必要的根基。
  黃裳多年來反躬自省,都覺得缺乏壹個正路子的進士出身,他縱然能借韓岡之力晉身都堂,但想要再進壹步,進而坐上宰相的位置,難度超乎想象。盡管這些年來,韓岡壹系漸漸成形,黃裳作為其中的核心成員,自問是最有希望被韓岡推動成為宰相的壹個,可他還是只敢在私下裏想想,不敢當真去追求。
  可他現在的耳朵裏,卻傳入韓岡的聲音,“奉世年已老,存中人望不足。勉仲,數年之後,那個位置,我最屬意於妳。”
  黃裳的呼吸都停止了,不只是都堂,韓相公這是要支持自己成為宰相!他腦中嗡嗡作響,完全聽不到其他的聲音。
  “相公……”從嘴裏吐出來的聲音,沙啞幹澀得都把黃裳自己嚇了壹跳。
  韓岡沒有介意,拍了拍自己身下的椅子,“這個位置,事關天下億兆元元,我是不會拿來說笑的。”
  黃裳幹咽了壹口唾沫,他的頭腦依然處在混亂之中,天上掉下壹塊金磚砸到頭上,就是鋼做的腦殼也免不了會暈上壹陣。
  “但勉仲妳要明白!”韓岡的話終於有了壹個轉折,讓黃裳心思稍稍平靜了壹點,“這件事並非靠我壹人獨斷就能成事。”
  這番話似曾相識,好像當年去西南領兵,韓岡就說過類似的話,要黃裳去建立功勛。
  黃裳能抱怨韓岡盡出難題嗎?自然不能。能得到壹個機會,這已經是千萬人夢寐以求的,王韶給了韓岡壹個機會,韓岡便藉此由魚化龍。
  宰相只把機會給了壹個人,這個人要還是抱怨,肯定因為這個宰相就是他的老子。
  黃裳竭力忍住因激動而來的顫抖,站了起來,顫聲道,“下官壹定會鞠躬盡瘁。”
  “我要妳鞠躬盡瘁做什麽?”韓岡呵了壹聲,“努力就好。”
  要只需努力就好了。壓上來這麽多事,就快要“死而後已”了。這話黃裳不敢直說,只能在肚子裏腹誹了。
  韓岡也沒管黃裳肚子裏怎麽排揎,“從明日開始,報上會分幾天,逐步公布災害死者的姓名和所在裏坊。”他看了看黃裳,問,“知道為什麽嗎?”
  黃裳認真地想了想,道,“示之以公。朝廷會對災害死者的家庭進行賑濟,當然要防備有人被錯誤計入名單,也要避免理應計入卻沒有計入的情況。所以公諸於眾,許人自陳。”他輕笑了壹聲,“相公此舉深得兵法之要,致人而不致於人。”
  “……妳想多了。”韓岡難得壹副哭笑不得的模樣,“這是為日後準備。”
  黃裳楞了壹下,方才明白過來。
  韓岡即將離任,壓著章惇的後手,怎麽可能會不多留幾個?即使這壹回會鬧出點亂子,也要給日後留壹個依循的先例。
  他的態度壹下變得鄭重無比,沈聲回應,“下官明白了。”
  韓岡點點頭,壹句明白就夠了。這種事用不著說太多,也不能說太多。
  “哦,對了。”韓岡壹副突然想起了壹件小事的樣子,“為受難災民設蘸祭奠的事,勉仲妳也壹並擔待了,我不想見那些禿驢和道士。”
  災後官府設蘸祭奠亡者,這是慣例。哪裏用到宰相發話,太常禮院自會上書提議。就算太常禮院忘了提,韓岡派個家丁傳句話,大相國寺八院主持哪個不會屁滾尿流地趕上來,誰還敢說要先見到韓相公的面才肯答應。
  但黃裳只有點頭,頂頭上司的任性,做下屬的也只能擔待著。
  韓岡和黃裳又聊了幾句,正說要留飯,“還有些事要處置,不留勉仲妳在家裏用飯了。”
  黃裳也沒多耽擱,直接起身,臨出門時毫無顧忌地笑問道,“是何人來了?讓相公還欠了下官壹頓飯。”
  韓岡同樣也不隱瞞:“是厚生司的席昱。”
  黃裳腳步停了壹下,“他不是跟韓師樸去了。”
  “所以才要回來通報。”韓岡將黃裳送到院中,“韓忠彥心不甘情不願,可比不上勉仲妳。”
  黃裳聞言笑著抱怨,“有時候,下官還真想心不甘情不願壹番。”
  黃裳雖是說笑的口吻,也有七八分真意。
  “最後韓忠彥還不是去了嗎?”韓岡道,“同樣要做事,哪種態度更好壹點?”
  黃裳已經回去了,災後各項工作還等著他去處理,比起不情不願的韓忠彥,黃裳算得上是兢兢業業。
  黃裳治城內,韓忠彥治城外,兩人共同主持開封府界防洪救災的壹應事務,這是都堂上的決議。都堂的這壹決議,只看韓忠彥出了開封城就病倒了,就知道他的態度。不過都堂派了個使者之後,韓忠彥又強撐著上路,報紙上就宣揚了壹番的鞠躬盡瘁,不辱忠獻公清名。
  韓琦是兩朝開濟定策元勛,其子韓嘉彥甚至尚了公主。如果當今天子能翻身,安陽韓家肯定會被大用。從韓忠彥的角度來看,他絕不可能跟想要架空皇家的都堂是壹條心。
  都堂需要韓家在河北的影響力,但也毫不放松對韓家的警惕和提防。章惇安插了人手在韓忠彥身邊,韓岡也安排了厚生司的人跟著韓忠彥,比起章惇的做事方法,韓岡就沒有那麽簡單粗暴,但本質上還是壹個意思。
  平常時候,韓家要拉攏壹點,戰爭期間,就要盯得更緊壹些了。
上壹頁

熱門書評

返回頂部
分享推廣,薪火相傳 杏吧VIP,尊榮體驗